学心理学以前,我们家的情况可以用糟糕透顶来形容。
2012年夏天,姥姥脑溢血突然离世,爸爸倔强的做自己的生意赔钱,再加经济不景气,父母失业,没有经济来源,妈妈悲伤,爸爸逃避,家里已经到了特别艰难的处境。
一个焦虑委屈压抑的妈妈,一个脾气暴躁懒散逃避的爸爸,一个上学有心无力的弟弟,死驱力很强。注定了这个家庭没有生机和活力。
深夜,我把自己捂在被窝里,哭了很久。我觉得这个家不能散,作为老大,你要承担、要付出,要把家撑起来。
从此我像个圣斗士一样,在12年把家里所有的银行贷款、高利贷转到我信用卡名下,跟朋友亲戚借钱、信用卡套现、用自己的工资福利帮家里还债、支付弟弟上学费用和家里日常开销,三年的时间里差不多给了家里10万块钱。
我用钱当做父母爱我的筹码。
当自己杯子里的水不满,还想倒给别人,有不满、压力和负担付出的时候,那是一种含有等价交换的付出。
尽管缺钱。但在与父母的亲密关系里钱并不是最重要的。我内心里的那个小女孩多渴望爸爸只是关心的问一句:闺女,找别人借的钱和信用卡里的套的现着急还吗?内心的那种不被认同、不被爱的感觉像喷泉一样涌现出来,我潜意识在说,甚至脑海里有个画面:张牙舞爪的用指头指着爸爸,我为你们做了这么多,你为什么都不闻不问?你为什么不爱我?我很愤怒、悲伤。
我不会跟最亲的人表达自己有多累、有多难。我也不敢挑战从小到大像男神一样的爸爸在我心中的形象,我把目标选中了家中最弱势的妈妈,我不止一次愤怒的表达我的不满,我抱怨、我指责、我攻击,妈妈没说话默默承受。
表面上,我得到亲戚朋友们的赞扬,他们说:“谁谁的女儿真没白疼,这个家也就靠那个女儿着呢”,我在感到累的同时,内心是窃喜的。这个时候父母欣慰的时候有很大的内疚,觉得亏欠了自己的女儿。
这是我的心里需求。我需要父母的内疚,内疚才说明爱我。
我需要周围人的赞美,赞美可以证明我能行。
我在家里成了顶梁柱。我的角色是爸爸、是妈妈、是姐姐,最后才是女儿。我越界了。当强化了“我”高大的形象和作用的自然时候弱化了父母弟弟的形象和作用。家里想不乱成一锅粥都难。
在单位,加班多晚都自己回家,工作再累也不需要别人帮忙。只顾低头拉车,总干些费力不讨好的事情。
生活中,我好朋友很少。
感情上,别人给介绍的挺好的小伙子说;我觉得你特别独立,你好像根本不需要我。
我既冰冷又坚硬。
2014年10月份以前,我以为只要足够努力,生活就可以改变,我不知道世界上还有心理学这门功夫,直到遇到红茶紫烟心理姜老师和她的爱人李涛老师的心理学课程,我几乎参加了所有的课程,每一节课每一句话都浸润了我的心,始终记得在北京幸福霸面咨,李老师很精分的一句话:“让自己自由和随性”。
我积极期待鼓励爸爸去朋友的公司工作,工作三年,老爸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由主管晋升为项目经理,连续2年被评为优秀经理,获得奖金和去台湾旅游的机会;鼓励妈妈走出去,边陪伴爸爸边工作,跟她说:“年过50该为自己而活,夫妻关系大于亲子关系”。妈妈变得很爱笑,红润的脸上充满了光泽。爸妈两个人好的跟一个人似的,我总能听到他们聊天哈哈大笑的声音。
发心赞美弟弟,假期厨艺突飞猛进,业余时间勤工俭学能赚到一半的学费。
我也回归到一个女儿的角色。我不再敏感、自卑、玻璃心,开始慢慢的灵活、真正的阳光和自信,做自己的小太阳;关注自己的内心、有了自我和感受;敢于重视和表达自己的需求;学会说不,开始心灵自由和轻松;开始接纳自己和他人,工作中也学会智慧的去处理一些问题和人际关系,生活中也多了几个好闺蜜,周围的人也慢慢开始向我靠拢,偶尔也会成为别人心灵的导师。
我们家里的每个人都找到了自己的位置,正实现着自我的价值。我们幸福着自己的小幸福。
我真正的体会到了家和万事兴这句古语的分量和含义。
与最亲密的人我们更应该把握好心理边界,这是人生中的大智慧。让生活简单、感受关系带来的幸福。边界清晰了,生活就简单了,幸福也就不远了。
心理学那么贴近现实的解决了我的问题,改变了我的生活,让我卸下防备开始变得轻松和快乐,我第一次知道情商比智商更重要。老师们交给我的一个心理学的小技巧就可以用一生。成长的道路有很多种,唯有去试才知道哪一条是最合适的。而我已经选定心理学习这条路,在这条路上稳妥的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