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早上,惊闻上海一位17岁的男孩突然从母亲的车上冲下来,跳桥而亡。真是令人扼腕叹息!
而我自己的孩子,在前天晚上,因为考试成绩不佳崩溃大哭,声称“不活了,我要跳楼!”。
但是,我清楚自己的孩子无论如何吼叫跳楼,她绝对不会去跳,那只是她在自己最信任的人面前发泄绝望心理的一种方式。我了解她表面崩溃所掩藏的真正的心理,所以我会做她坏情绪的垃圾桶,接受她所有的负面情绪。她只有倒掉身体里的垃圾,才会拥有更健康的身体和精神!
我不知道这个男孩子为什么突然跳河自尽,但我认为这个看似冲动的行为背后肯定有必然的原因。
当孩子遇到了重大的挫折,超出了他的心理承受能力,产生不想活了的心理很正常。我们也有过青春期,想当年谁没有过几次这样的想法?但多数孩子只是用嘴巴去发泄而已,不会真的去做。现在已到中年的我们,不也是经常发出类似的牢骚吗?
要把这样的想法真正付诸行动需要巨大的勇气!而那些采取行动的孩子可能在心里不知道已经想多过少遍“我过够了这样的日子,不如结束自己的人生”,在反复纠结、抉择中更加感到绝望,才会产生如此惨烈的的结果。
我认为这些看似冲动结束生命的的孩子,其实内心早已千疮百孔,或者患有抑郁症、强迫症之类的精神疾病,只是家人没有觉察到!
记得多年前有一位母亲失去爱女的故事让整个朋友圈唏嘘哭泣。
母亲黄侃是南京一中的老师。她的女儿从小到大都是人们眼中的学生,不仅成绩优异,而且能歌善舞,爱好广泛。而就是这样一位“别人家”的孩子,却在异国留学期间,选择了以极端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在母亲的心目中,自己的女儿情商高,性格开朗,学习优秀,是个不需要大人操心的好孩子。
但事实呢?女儿在遗书中向妈妈哭诉:她已经受强迫症困扰8年之久,疲惫不堪,结束生命是解脱自己。
“我真的太太太累了,八年来一次次平定崩塌的心灵,而当它再一次崩塌时我又无能为力,只有咬牙忍受再寻找调整的机会,而现实的事务又被耽搁着,现实的美好被破坏着,我真的厌倦了……”
这样的结果对妈妈来说无疑是晴天霹雳!但是,同时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黄老师在极度悲痛过后进行了深刻的反思:为什么女儿会选择主动结束青春绚丽的生命?为什么女儿走到这一步我却毫无察觉?
黄老师追溯女儿从小到大的生长历程,觉得造成如此结局主要有这两点原因:一是自己与孩子的精神交流太少!只注重孩子物质方面的需求。而这也是很多中国父母的问题。二是女儿上幼儿园时,为了自己的工作,送孩子去寄宿。
想想一个三四岁的小孩子,孤零零地待没有亲人的幼儿园,是一件多么可怜的事情。
很多父母关注的是孩子是否吃好穿暖、是否有个好成绩、是否听话。而孩子的心里到底想些什么?需要什么?这些,没必要关注!
家长们以为自己很爱孩子,却是在以自己的方式在爱孩子,而不是用孩子喜欢的、能接受的方式。
家长们以为只要我对孩子有爱,爱就会神奇地传递给孩子,殊不知,爱的能力需要学习和练习。美国心理学家埃里克.弗罗姆说过这样一句话:“爱”,就像我们掌握其他艺术一样,它是需要学习才能掌握的。好比学医,你不可生下来就是一个医生,你必须通过学习而成为一个医生。
日本作家伊坂幸太郎曾经说过:一想到为人父母居然不用经过考试,就觉得真是太可怕了。
对孩子精神世界的漠视,使得孩子已经有精神问题家长却毫不知情,或者没有引起家长的重视,以至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为人父母,不能以工作忙碌为理由将孩子全部交付给祖辈来带,更不能交给所谓的托管机构去。父母需要拿出时间和精力陪伴孩子,父母需要不断的学习如何去爱孩子,因为孩子不是无缘无故的降临到你的身边。
8岁小朋友朱尔写了一首诗:《挑妈妈》,让每个家长都禁不住泪目。
你问我出生前在做什么
我答我在天上挑妈妈
看见你了
觉得你特别好
想做你的儿子
又觉得自己可能没那个运气
没想到
第二天一早
我已经在你肚子里
孩子就是天使,降临到我们身边来寻求庇护。不管他是优秀还是平凡,不管他是学霸还是学渣,不管他是听话还是叛逆,他都需要我们的爱和认可。
不管他多么平庸无能,不管他多么令你丢脸,不管他是否身有残疾,请学会欣赏他,看到他的独特之处,给他充分的信任和鼓励。只有亲人无私的爱和包容,才能够让他感受到世界如此美好,生命如此值得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