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是社的意义何在?这是关乎大家的问题,而这个问题涉及到几个层面的问题:跨学科研究共同体如何可能?个人与组织的共同发展如何可能?(当然这几个问题是交织在一起的,大家认真看一下,我就不说重复的内容了,有什么不清楚的地方可以问与讨论)
主要涉及到两个层面的问题:跨学科学习与研究的意义何在及如何可能?跨学科交流与共同研究如何可能?首先这里先考察学科这个词的历史语境,学科在中国古代一般有考试的学业科目的涵义,而自从近代以来西方科学的大量传入(而科学一词是在近代由日本传来,反映了当时科学的分科化特征),学科分化的出的是社会转型中的这种科学专业化、职业化、教育与研究体系化、实用化的这种趋势,学科虽然适应了种种需要,但作为一种阶段性的产物仍具有其局限性,当复杂的研究对象单一学科无论是研究方法上还是知识视域还是语言表达都所局限,要超越这种局限性就需要跨学科研究,这也是学术研究的前沿领域所正在进行的,当面对诸如意识这类的复杂研究对象时,我们不能仅从神经元量子相干态在脑生物机制形成中的作用何在?、NCC如何可能?、人工智能的计算机模型与人类意识的差异何在?、语言与意识的关系?以及这些问题何以为真?等问题之一的维度之一来研究意识,这些形形色色的意识问题往往也有其理论背景,我们只从一个维度的问题出发就被其范围与预设所限定,而这也是对意识的问题域中所涉及到的其他问题的一种遮蔽,也许只有这种理论视域的展开wissenshaft才得以可能
再者跨学科研究与学习是有助于我们进行理论创新与语言表达的规范的,库恩在考察科学史时提出了他的科学范式理论,学术共同体的范式往往限制了理论的革命性发展,这种范式是通过学术场域下的研究范例推广、评价体系、理论的预设等方式确立的,跨学科学术共同体同样也是处于在范式下的,但这种范式却是建立在世界总体是差异化的这一背景下,其内部存在着张力,不同学科范式间存在着矛盾,同时这也是学术研究的突破口,包容性的意识形态与学科范式的内在差异形成了一个动态平衡的关系,而这种跨学科范式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一方面较为完整的框架体系仍处于探索之中,另一方面当下各个成员大多以其各自的学科范式为准,这个形成过程存在着隔阂,也就让理论发展有了更多的可能性。
而从语言表达来看每个人的语言表达是受相关语言共同体限制的,接触不同学科的术语为语言表达的准确性提供了一定基础,理论的准确性与理论创新也受语言表达限制,如我以前做一个亚文化分析时想一个词来表达主流文化与亚文化的差异,像文化多样性这个词虽然强调差异却没有什么区分,直到后来看一本心理学方面的书提到基因的多态性(指基因的稳定变化),受此启发后便用文化的多态性作为亚文化与主流文化的一个区别,因为主流文化在其长期的传播、发展过程中逐步适应了各类社会群体的需要而衍生出各类文化形态,从而区别于局限于某部分群体的亚文化,并文化多态性这个词本身也体现出这样一个演变的过程。
跨学科交流与共同研究如何可能?交流是必要的,因为作为有限存在者的人往往难以企及真理,而通过与差异化的他者交流来谋求理性的共识或代际的知识发展来走向真理,对此,哈贝马斯就曾提出过他的普遍语用学:真理是出于我们对知识有效性的要求。对用符号给真理以确定性而言交流是并不可少的,因为语言本身是公共性的,在这一层面上一事物的真理性依赖于其表达,而要实现有效交流,一是大家尽量要有一定的其他学科的基础知识,降低交流的阻力,社里的各类交流媒介都会发有大量的电子资源来供大家学习,虽然学术交流的最终目的不是理解而是探索各自的道路,但一些术语的了解也是有益的,二是大家自己自定研究专题然后组建专题小组邀请其他成员加入,小组自定研究计划,成员间根据各自情况自行协商研究的工作分配与方向,交流形式与时间,当研究的一个阶段完成后一般要分享学术研究成果,进行组与租之间的交流,成果可以以多种形式呈现,包括论文、PPT、导图、多媒体软件、直播宣讲,也可以有线下交流会,因为多数成员相聚较远,所以以线上为主要交流形式,大家可以应用各类交流工具(当下由于技术条件与资金受限,还没有开发出专门的交流软件,请各位见谅,而这也是未来的一个发展方向)而在此并不要求话语体系的一致性,鼓励语言风格的多样化,包括认知修辞等。
三是日常交流中遇到的一些问题若其涉及层面较深一时难以得到满意的回答时可以将问题搁置,放在小密圈里提问或发起QQ群话题,这样也利于信息的保存与整理,同时也可安排专人负责整理交流信息或轮流整理,较有价值的对话也可以在最后做了一个总结项目以提高效率,当然在讨论之前提前确定主题让各成员思考后再进行讨论也是一种方式,另外为了营造良好的风气与提高效率泛泛化的政治讨论也是不被允许的,而闲聊的时间也要适当,大家自己把握。
第三个问题:个人与组织的共同发展如何可能?求是社实际上构建了一个交流、资源共享平台并构建了一个社群,它确实能起到一个优化组合、激励成员等作用,但同时组织也对成员有所限制,就算是参与免费类组织也会有时间成本,组织的利益往往会与成员发生冲突,为协调两者关系使成员与组织的发展相统一,一是需要各成员提供其大概的档案,主要包括姓名、年龄、所读学校以及专业、比较擅长的学科、感兴趣的领域、特长和未来的大致方向、希望提升自己什么能力这个资料一方面将会成为各位组建、加入小组的参考,另一方面组织发展的整体战略将会根据成员的需求与发展计划来调整,各位也可以提出建议,并在加入求是社后仍有高度的自由,而这里的自由主要指自由选择的权力,加入或建立小组与否、加入部门与否的权力,包括小组内的任务分配也可以协调。
第二点是探索组织建构的方式,避免组织者与组织相分离,本社不设社长,目前由于群员较少相关事项决策采取投票方式,组织的活动可自行选择是否参与,在人数较多时组织机构会分化,目前暂定为:常务管理会、个人服务部、宣传部、资源管理部、外联部(机构设置待定且尚未成立,可以讨论),变动较大的决策仍由投票处理(若人多则由小组与部门代表人投票决定),而人员的当选主要由其所在部门选举决定,并实行任期制,保障组织结构的透明性与有效流动性,而小组分为专题小组与项目小组,专题小组一般由该领域下的研究人员组成,项目小组除了策划者、研究人员还包括技术人员与实行人员等,当然也可以有学科的专题小组,如哲学小组、物理小组之类,而这些小组由于成员往往不限于本学科内或某一流派所以仍可以算作一种跨学科的小组。
组织发展规划:本社的发展方向依托于各个成员的发展以及组各项目的开展,本着组织发展与成员共同发展的原则在求是社发展的初期,以资源分享、交流以及组织项目探索为主,活动较少,因为大多数成员的知识积累尚不足,社团结构尚为完善,活动能力与经费都较差,所以在这个阶段以提高自身水平与适应团队交流与合作以及吸纳新成员为主(吸纳方式主要是以成员推荐制为主——一般要求新成员有较高的学术热情与基本的情商,有擅长领域与特长当然更好),并为各个项目做筹划、准备工作。
组织各个阶段运作模式不同,而衡量组织发展程度的指标就是各个项目的完成情况:其中包括对组织建构的理论研究与实践、交流模式与机制的探索、组织与个人的发展模式探索等几个在之前提出的问题,我们需要去完善它,以及组织符号设计、APP开发、宣传制作等项目。
等各项事务初步完成时在线下可以在学校或地区建立分社,以及建立或与学习中心一类的合作,线上可以建立APP平台与自媒体,发展知识产业项目,如项目能盈利则由组织参与人在建立以及发展过程中自行参与商定分配方案,这些到时要根据具体情况讨论。
而组织的所进行各项活动本身就是参与到现在社会的各项变革当中,包括对传统学术机构话语权与媒介场的挑战,异质化话语与权力中心的建构,还有对社会资源分配模式的探索等,为社会变革方向提供理论上的指引与起到一个范式的作用,这也是组织的一个层面的意义所在——即通过社会变革使自为的人能够走向自在,同时这个过程也是一个自我实现、自我确立的过程,而这些均为学术研究提供了经验与方向。
另外在交流媒介上一般以QQ、小密圈为主(可用群投票来决策,还有群活动发起),网络会议可通过群电话,如有视频通话的需要可使用即会通云通讯,而小组也可以建立小组的群以及石墨文档,构建一个内部的交流空间。
(注:文中提到到个人档案应尽快发给我,便于成员间相互了解)
以上为暂定的大纲,而下文的主要是对求是解读的一些尝试,而写这个也是为了弥补组织取名水平低的缺陷(๑˙ー˙๑),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看一下
我们所求为是,何为是?是为is,在海德格尔看来为es gibt(即there is),为“存在着……”,是为万事万物的存在范畴,什么是存在?巴门尼德曾说过:“存在者存在,不存在者不存在。”存在是存在者的境域结构,相对于存在者而言它是非对象化、 潜在的,而存在者是现成化的、对象化的,存在于每一存在者之中,它与存在者之间是一种相属关系,在者为存在的可能性体现,存在为在者之状态,存在一旦进去具体层面就变为在者,而又只存在着具体的存在,在在者的开放关系间存在得以显现,而只有存在的维度与在者的维度共存才得以完整
而求是者所之追求为是,追求万物之所是,社会之所是,人之所是,自我之所是,这种追求不仅仅某种现象还原式的探索,并虽然从句子结构上来看……之所是已经有规定的倾向,但这里所追求的均为存在者,而对存在者的有效规定亦为存在的方向,亦为一种存在方式,因是本身并不只是一种在场。
而我们为什么要成为求是者,求是者归根结底是某种文化价值体系下的理想人性范式,而人本身是文化上而人人并不是在文化上是虚无的,相反他需要一定文化才能成为人(这里的文化并非狭义上的知识水平而是),而在这种文化结构却是建立在虚无的基础上的,为主体不可承受之轻,在这种背景下,人们试图通过追求真理来到达智慧的境界与确定,用规定性取代相对与虚无,构建某种价值体系来确立自身意义对抗虚无与不确定的人生以及世俗的价值取向或将自身的某种社会理想寄托于此,实现人的一种确立,而真正的确立是需要立于价值关系上的,用某种使命的确定来把握生命,使自我得以确立,无论肯定还是否定都是一种不确定性的消除,一种确立,建构与解构同样也是种确立,当然后者使这种可确立性得以明确,而其意味着更多的可能性,意味着相邻可能的展开,同时这种可确立性本身也是对确定的一种否定,而在这种不断展开的过程中使命本身有着永恒的指向性。
求是社是寄托着的是各自的理想,有位哲学家曾说当你有勇气去追求一样东西时,它便成为了你的信仰,理想本身就是一种信仰,虽然当我们的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在实践或者更准确地说是进去更广阔的实践境域时,当这种理想一旦落实,它就堕入了更深远的在者之境域中,不在只作为一个高高在上、睥睨一切、消解一切的信仰而存在,它会面临着各类挑战,在追求的过程这种理想也就变质了,但实践的境域也依赖于此得以不断地展开,追求本身亦未变质,在这个层次上我们仍可以说境当思立。
而人生的路不知道还有多长,望大家都能走出自己的路,一起共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