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学习产品课程的时候get到了一个新的产品需要掌握的方法论-精益画布,它在产品方面的主要作用就是能够让你有序有逻辑,聚焦其关键点,而且能够快速的去分析某一款互联网产品。
1.精益画布模板
在第四个模块解决方案中我谈到了一个敏捷开发,因为在实际项目中目前还没有用到这种敏捷开发的模式,所以自己对敏捷开发这块内容还不是特别理解。我理解的敏捷开发的实际意义就是能够在固定的周期内有产出,也就是在固定的周期内能够产出某一特定需求的最小的可用产品。然后可以依靠最初版本,来分析用户的反馈,在进行迭代,这也就是敏捷开发最大的特点。敏捷开发的实际好处还在于对于产品而言产品产出的周期是可控的,例如,传统的瀑布式开发是大概估计一个上线时间,也没有具体周期可言,那么有时候在开发的过程中会经常出现加需求改需求的情况,这样就会影响整个开发进度。而敏捷开发的固定的开发时间保证了我们的需求前置条件必须严格准备好,而中间也不会再插需求。以上简单的介绍了一下敏捷开发,因为自己只是看过一些文章和一些有过敏捷开发的产品进行过一些交流,可能观点很片面哈。
继续分析精益画布模型主要从前七个模块进行分析
1.问题
我觉得在分析一款产品的时候,首先一定要知道该产品解决了哪些痛点,一个好的产品一定能够解决一大部分用户的痛点,并且可以解决的痛点也并不是唯一的,可能解决其好几个痛点,而这些痛点的解决也就构造出了该产品的商业目标。而如何去找到产品的痛点呢,前段时间我我看了一篇文章是讲述人性七宗罪的-并且指出一个好的产品一定可以迎合人性七宗罪的某一种,七宗罪指的是:好色、暴食、贪婪、懒惰、愤怒、嫉妒、骄傲。其实该文章说的也好像很有道理,例如 懒惰迎合了美团外卖。好色迎合了陌陌探探这些陌生男女交友的软件,贪婪迎合拼多多的低价诱惑。嫉妒和骄傲迎合了各个APP上的等级制度。等等的只要能够满足其中的一种就应该会使用户得到某一方面的满足。谈到这里我还想简单谈一下曾经在某一次产品培训中get到的点-需求的基本单元-用户故事,通过用户故事的描写来分析需求。通过使用 What(用户故事是什么) Who(给谁做) why(为什么要这么做) how(如何做,描述用户的使用步骤) 结合在秒杀的实习所接触的实例来举个例子:
也可以采用马斯洛 需求分析的方法来进行分析
2.用户细分
作为产品核心三要素用户、需求、场景中排名第一的用户,是决定一款产品成功与否的关键。用户在特定场景,形成了特定需求,从而才产生了在该场景下满足用户需求的产品。所以,对于产品来说,用户群体的研究和细分是至关重要的。好的产品也不是万能的产品,它也只能满足一部分用户的需求。所以说好的产品一定需要把握住用户的范围。
3.独特卖点
产品不同于其他产品的地方就是其独特卖点,一款产品也必须得有自己的独特卖点,在分析这类问题的时候可以从竞品的角度思考, 在同样的产品功能上,为什么用户非要选择你的产品,你的优势在哪里,是界面做的更美观,还是用户体验更好呢。必须得突出自己产品的优势。例如QQ音乐可以听歌,网易云音乐也可以听歌,但是网易云音乐对于一部分人来说听的是情怀,所以卖情怀也可以算是网易云音乐的一个独特卖点。
4.解决方案
一个能够满足用户某一特定的功能点从0到上线还需要走很长的路,可以参考敏捷开发。可以通过对用户故事地图的描写来更加完善解决方案,用户故事地图呈现了用户使用产品的端到端的场景和路线。例如:
5.渠道
好的产品不仅仅是开发出来就可以了,后期的运营和推广应该也是很重要的,为什么有那么多的产品被研发,但是成功的总是那么几个。所以说好的产品很重要但是好的运营也相当重要。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滴滴最开始通过线下发传单,一个一个司机的谈合作,积累起来一定的用户之后才开始的融资和后面的疯狂补贴才造就了如今的滴滴。但是我觉得好的产品好的运营,好的推广,也更需要好的市场行情,好的政策。这样成功的概率才会更高一点吧。
6.关键指标
产品的不同时期应该用不同的指标来衡量它。可以采用AARRR模型来进行指标的衡量
7.竞争壁垒
我觉得产品就像一个孩子,所有的开发,产品,测试,运营等等的爸爸妈妈最后可以把它抚养长大,使它能够具有一定的“人格(特点)”可以有人喜欢它,也可以有人讨厌它,但是它是存在只属于它自己的特点的,是其他孩子无法取缔的,和模仿的。而这种被大多数用户所喜爱的特点就是该产品的竞争壁垒
总结:通过以上分析我觉得能够快速的找到产品的核心点,作为一个产品新人,在没有任何思绪的情况下,通过画布能够快速帮我关注到核心方面,不会盲目的去分析一款产品,在自己思考产品的时候,画布也能够帮助我找出一些问题。产品之路慢慢,自己还得学习更多的方法论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加油吧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