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乐过春节,深深留住根。我们在春节传统节日里,再一次回归本源,把根留在家族的血脉中,迎接生命的春暖花开。
一
永远的根。
春节前一天,跟着父亲像邻里一样走到祖坟前,从父亲的祖父祖母到我的祖父祖母,挨着进行烧纸、磕头,最后燃放鞭炮结束了祭祀活动。
给逝去的亲人烧纸,是祭祖归根,期间和先人的叮嘱表达了对亲人的惦念。
春节是华夏民族的传统节日,百善孝为先的文化传承千年,祭拜先人再一次加固了一个人在家族的根,为日后面对风雨和长途跋涉做好了准备。
二
年夜饭的温馨。
除夕之夜,做好满桌的饭菜,全家人聚在一起,话家常、看春晚、抢红包、送祝福,喜气洋洋、其乐融融。
孩子调皮的眼神、父母眉宇间透露的微笑、妻子不经意间的玩笑,构成了除夕夜一个个欢快的瞬间。
只恨时间太瘦,指缝太宽,虎年这头猛兽疾驰而去,留下一个春意阑珊的背影,让我们意气风发背起行囊向远方。
三
邻里拜年的习俗。
除夕夜的零点刚过,响起此起彼伏的鞭炮声,这是爆竹声中一岁除的接力联欢。
大部分人家抢在曙光来临之前,下水饺、放鞭炮,满院的鞭炮纸如那盛开的芍药,催人虎虎生威。
吃完早饭,大人带上孩子去邻里给老人拜年,出门就会组成拜年大部队,向老人问候、磕头。
邻里拜年,是一次晚辈与长辈尊卑秩序的献礼,是一次家族亲情的巩固。长者倍感欣慰,幼者了却心愿。
四
游戏里的人情。
邻里拜年结束,大人放下工作,小孩放下作业,今天不谈工作和成绩,今天只谈欢乐与愿望。
串门、打牌、郊游、逛景点……大人孩子都可以满心欢喜,一览冬日的盛景,哪怕暂时做一个贪玩的吃货,都是幸福的。
大家在游戏中了解了彼此,加深了情感,美化了愿望。
五
走亲访友连亲情。
初二一早,鞭炮声再次响起。之前经商人家强调的开门红,现在便及普通百姓家。
早饭后,开始走亲访友,马不停蹄。小时候,带上二斤粿子,一天走一家,亲戚走到初七八,扯着胳膊往外拉的情形一去不复返。
快节奏,重压力下的现代人,一天走个四五家亲戚是常态,效率高了,亲情好像淡了,到又不仅仅限于节日的来往,大家心照不宣。
春节走亲访友,这种仪式化的走动,在经济发展为中心的当下社会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
每个人平时都在社会发展的大潮中被裹挟前进,回家吃个饭、走个亲戚总有做不完的事情,加不完的班,亲情像咸鱼一样被晒在一边,晒了一遍又一遍,长久地躺在沙滩上。
而春节给亲情的表达提供了契机和时间,于是多年前的一首《常回家看看》不知唤起多少人的泪花;一首《当你老了》不知引起多少人对父母的关爱。
我们总有无尽的诗和远方,也许诗很美,远方很迷人,但每一步的踏实行走都是为了遥远的抵达,而春节是我们总结过去、展望未来、固本清源的吉日。
过了今天,让我们走在春天里,一起向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