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韶华,又因循过了,清明时候。”清明节在每年4月5日前后,相传与纪念介子推有关。晋文公重耳有次为逃避迫害流亡国外,在流亡途中,他精疲力尽、饥饿难耐。随臣介子推为效忠他割下了自己大腿上的一块肉,煮成一碗汤让公子喝,使重耳逐渐恢复精神。后来重耳成为一国之君,即晋文公。晋文公推广恩泽到很多曾经帮助过他的人,却忘了子推。于是,他亲自前往绵山寻找隐居的子推。有人提议放火烧山逼出子推,结果晋文公在一棵老柳树下发现了背着老母逃命的子推,恸哭道:“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于是,晋文公把这天定为寒食节,把那棵老柳树命名为清明柳,把寒食后一天定为清明节。
小时候对清明的认知还是停留在“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的诗句上,但这两年的清明于我,和以往有太多不同,浓的是那份沉甸甸的追思。
犹记得前年清明,我和闺蜜去祭奠了抗日英烈,初衷是完成闺蜜的清明实践作业。那次我和她虔诚地走上一阶阶阶梯,站在墓碑前表达我们后辈对革命先烈的缅怀之情。当时的脑海里浮现的大多是书本上,或者电影里抗日战士慷慨赴死的英勇就义场面,然后就会感觉到自己激动的血液在沸腾……最后,清明祭奠活动以手机相册中定格的鞠躬的照片结束。
如果说前年的祭奠是自己自主过的第一个清明节,那么今年,我成年后的第一个清明节,则是我兑现的对自己,以及对在天国的爷爷的约定。
爷爷是前年11月份走的,这是我和他约定的第二年。我还记得去年去看望爷爷的时候就有说:“爷爷,以后每年这个时候我都会回来看您,多烧点纸钱给您。还有,您放心,我会尽我所能去照顾奶奶,这个家我会扛起。”
您走的愈发久,我对您生前给我的那个苹果就愈发印象深刻。去年我也是这么写给您的。那是我读高二的时候,放半月假的我回家次数越来越少,回家也只是忙于完成家庭作业。您一向不善言辞,只是会默默数着我和堂姐回家的日子,然后告诉奶奶:“要记得准备好菜,今天周五,孙女回家。”
在您生前不久,您小心翼翼地走到我的房间,在门口打量了好久正在做作业的我,然后趁我喝水的时候,走进我的房间递给了我一个苹果说:“刚才你杨爷爷给了我一个苹果。”我甚至都没有伸手去接,您直接把苹果放我桌上了。后来,我啃了一口,发现是粉苹果,就偷偷地扔了。
这件事让我久久不能忘怀。如果我知道那是你生前跟我的最后一次交流,我一定会在您面前欢喜地接过苹果,然后大口吃掉跟您说:“真好吃。”可我甚至在放半月假回家的那个下午,看到您躺在棺材里的时候,想不起我和您说的最后一句话,表现给你的表情是什么。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这种天人两隔的切肤之痛是我懂事后的第一次。今年,我用了7个小时的车程回家看您,这次归家之旅并不觉得劳累,因为我只想一直坚守对您的约定。
我不会忘记我们的约定,去年也是流着泪写完一封给您的信,尽管没有寄往天国的邮差,但我相信你一直有收到,对吗?
一岁一清明,一祭一追思,愿在天国的爷爷安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