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一天晚上,麦芽在客厅里玩儿,我跟他爸爸坐在客厅的沙发上靠在一起聊天。这个时候麦芽同学迈着小短腿蹭蹭蹭的跑过来,硬要我起来,我问她是不是她想坐爸爸妈妈中间?她没什么表示,我把她放在我跟她爸爸之间坐着她还是不满意,还是让我起来,因为她不会表达自己,所以我也不理解她真的想要干什么。我起来以后就假装生气的说:妈妈生气了,你莫名其妙的不让妈妈坐在那边。一会儿麦芽就开始哼哼哼的哭,怎么哄也不行。
我为什么要假装生气说那番话呢?虽然我没有真正生气,但是事实上我还是在指责孩子的不懂事,无理取闹。
她为什么哭呢?我想可能是我伤害到她了,她本来让我起来做什么的需求就没有被我满足,然后我还莫名其妙的说自己生气了。她自己无法处理这种复杂的情绪,就只有哭了。大概是因为我的情绪没有失控,所以孩子也只是在委屈的小声哼哼的哭。
然后,我就跟她说,无论如何妈妈都爱你,不用担心害怕。妈妈不是因为你的行为生气,妈妈是因为自己的原因。
虽然她只有一岁多,但是记性已经很好了,过了好多天的事情都能记得。所以我觉得无论她是否还在哭,我都有必要帮她安抚自己的情绪,给她爱与支持。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情形,本来自己忙碌一天,遇到了很多糟心事,回家以后孩子还一直在哭,这个时候,我们可能是烦上加烦,一开始可能心不甘情不愿的哄哄孩子,然后就开始指责孩子,你怎么这么不懂事啊?妈妈/爸爸都累成这样了!
根据美国著名家庭治疗专家萨提亚的冰山理论。每个人外显出来的行为都有其内在的需要被满足的需求和渴望。
孩子的需求没有被满足的时候最常见的表现方式是哭闹,生气崩溃的家长们也有自己被满足的需要。
想想我们自己,为什么会冲孩子发脾气呢?是不是觉得孩子不合时宜的哭,给自己制造了麻烦,他们没有体谅和理解自己的辛苦?
我们的需要是让孩子理解我们,体谅我们,对吗?那么看看我们对面的孩子。我们的孩子为什么哭呢?也许我们的孩子只是渴了,饿了,拉了,尿了…我们是否理解了孩子的需要,满足了孩子的需要?
我们家长总是习惯性的想要孩子理解自己,可是,我们尚且没有理解我们的孩子的需要,如何让我们仅仅几岁甚至只有几个月的孩子理解我们的需要?
其实孩子的需要通常很简单,吃饱穿暖睡够了,有足够的安全感和爱。
下一次,家长朋友们在面对哭闹,或者闹情绪的孩子的时候,认真考虑一下,孩子到底为什么哭?我们理解了孩子,安抚好孩子的情绪,其实对我们自己的情绪也是一种安抚,触类旁通。最起码,不会有一个一直没有被满足哭闹不停的孩子给自己本来不佳的情绪火上浇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