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始前的碎碎念:本来想正经一点,写写我的读书、学习、写作、思考体系(其实是一套东西……并不是多有心得,只是想分享一下想法),但是翻过去的随笔时翻到了这篇游记。去年从新加坡回来之后就没有远游过,近的只去了趟上海,还只待了2天半,很不过瘾;暑假窝在家里备战雅思;十一不幸轮转到了急诊,根据目前掌握的消息,是挣不脱逃不过的😂,所以近期也只能被拴在大北京,哪儿都去不了。尽管我喜欢一走就是一个月的长途旅行,就像看小说喜欢长篇一样,但实在憋的心里痒痒,重温这篇短短的游记也能暂时解解我对“在路上”的相思之情。
正文:
1、
站在25楼的阳台上,打量上海。
熟悉的上海站,矮楼,高楼。这算是第三次来,前两次是用脚,这一次用自行车,大概勾画出了上海中心区的样子。
车不多,最起码不像北京那样;洋味儿浓,不管街上的人们穿得什么样,有什么新式建筑,有什么样的印着美少女的大广告牌,有什么流行歌曲在呲儿哇乱叫,只要有那么几幢老楼,满满扑面而来还是十里洋场的味道,压倒性优势,完胜。人们呢,有一群穷的是真穷,但看起来很自在。很怪哦,上海很多本地人在做小生意,可北京人却很少见;另一群人儿,我深深记得外滩人头攒动的夜晚,江边的洋楼顶层在橙黄色灯光中放飞的金色气球,和传来的那阵欢呼声,意淫出Bling Bling 的Party和觥筹交错(然而我心里担心的是,气球爆了以后是环境污染啊喂),当然,这都是“看起来”。
2、
虽然只是随便乱逛,但竟然买到了上次紧找慢找没寻到的虹口糕团厂糕团。此外,撞见了好几家红宝石,还看到了梵印,国际饭店……一众一年前拼命找却找不到的网红面包店。(国际饭店还是排着大长队,看来是经得住考验的,喜欢蝴蝶酥、又舍得时间的值得去拔草。)不过我呢,已经不是一年多前那个疯狂喜欢面包的小姑娘了😃,我现在要吃纯素,对蛋奶的抗拒战胜了碳水化物的诱惑,尽管有的时候还是禁不住。But don’t judge me. 其实不吃蛋奶,只是因为对现代蛋奶产业的不信任,如果是自家奶牛产的奶,自家后院老母鸡的鸡蛋,我完全可以接受。
这次来上海是奔着Plantopia集会来的,所以旅行的主题就是Veganism。撞见了之前早有耳闻的sprout lifestyle,喝到了向往已久的kombucha。这种饮料让人着迷……喝完马上能感觉到肠胃在咕噜咕噜蠕动。酸酸甜甜的口感,消渴解暑最佳~(回来以后我自己也做了些,虽然很美味,但是总感觉没有人家的好喝☹️)。
3、
带轮子的好处就是,反正有时间,只要还骑得动,不怕一圈一圈绕。不过我可真没少违反交通规则……我诚挚地道歉。可要知道,当找到回家的路都成问题时,我的理智余额只够保证我注意安全,真的顾不上什么交通法规……比如在一个寂静的十字路口遇到红灯,等那几秒钟真比高中时候等考试成绩还要煎熬。
我有个毛病,在新环境中,尤其是孤军奋战、没做任何准备时,会焦虑慌张无所适从,全靠本能和冲动撑着行事。好想要马上沉静下来的超能力,那样就能专注地感受眼下一切,而不是光顾着紧张,错过了眼前的美景。(其实冥想就能解决这个问题,可是我练习冥想大概半年多,却觉得没得要领,有点儿气😞)
五月的上海已经很热了,在太阳下骑车,又热又渴,面带风沙,身挂盐粒,满腿泥土,双脚酸痛,保持风度都是屁,只想学少平,和工地上的兄弟们一起大骂一句:“去他妈的!”,然后放肆又粗鲁地速速解决眼前的燃眉之急(Kombucha,yes,please!🙆🏻)。所以说,“君子慎独”知易行难啊。
4、
见新鲜事儿,到新鲜地儿,哪怕什么都不做,都是很大的刺激量。片刻不停地观察,难免开始Judge,就像触碰到了“偏见开关”。净是些“上海不是应该…嘛,怎么竟然……”类似的想法。我感觉啊,旅行是种强有力的纠偏方式,留下的不只是一个城市的感觉和记忆,更直接简单粗暴地让我知道,“还可以这样……”,或者“原来应该这样……”,偏见一扫光。结识新朋友是如此,读新书也是如此,新事物都是如此。
5、
还撞见了一片现代艺术园区,但我对艺术好像有点偏见,又静不下心,所以少看了许多奇思妙想以及精致心思。可能是因为分不出矫揉造作和用心良苦,便一棒子打倒,不想对它们仔细琢磨。心里算了笔账,并不认为能得到的“惊”“叹”值得那些时间,倒不如上街走走。也许是那些阳光还没把我晒透,那些脏、乱、搞不懂的路还没让我厌烦,也许是我对这里还不够熟悉……
思南路的矮层洋房,虬曲有力撑开绿荫的行道树,夹杂着对老胡的幻想,在我记忆中有了浓浓的蜜糖味。每个城市都有几个地方,在那里待着让你感觉很不一样,这片对我来说就是如此。尤其在人少车少的时候。与淮海路等等那些叫得上名字的路相比,反倒是他们的连接路段更让我欣喜。在这里,我看到的不是十里洋场,是平静的日常生活。就像换个视角在看自己一样。
END
阿哇最爱流水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