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约练收获
今天继续进行案例练习不过改了步骤,先由两个老师结对都体验下两种角色后,再进入大房间进行讨论。先理案例思路和框架,然后尝试用自己的话来说,尝试目标探寻过后,假设问句处加入小循环,体会效果,这样慢下来的打磨,感觉还是不错的。(88)
二、读书收获
1.我们焦虑的不是事情本身,而是我们如何看待事物,对自己没底气的妈妈也对孩子没底气,说到底是一个能否接纳自己的问题,人为什么很难接纳自己呢?最常见的就是一个思维陷阱——黑白思维,这种思维模式会让人陷入内心冲突中。
我们不接纳自己或者孩子,背后的潜台词往往有“必须”“应该”“一定”,人的很多烦恼都来自非黑即白的思维,这让我们看不到更多的选择。当把“必须”用到别人身上,往往导致抵抗,当把“必须”用在自己身上,那就是把自己逼到了墙角。
我们可以试试把“必须”“应该”“一定”去掉,换成“有的时候”“可以”“还可以”,“可能”“还可能”。
人生不是只有黑与白,黑白之外是彩色,黑白思维让我们画地为牢,当然改变自己的思维定势,也不是只有“能改”和“不能改”之分,更多的情况是我们会一直走在改变自己的道路上,只要我们告诉自己“我可以”。
2.教育孩子的一个原则是不要只紧盯着孩子的问题,而是要寻找并理解问题背后的原因,叛逆是青春期最大的特点。不过进入青春期的孩子之所以叛逆,并非一定要和父母对着干,而是为了尝试自己的力量,试着为自己的事情做主。
3.言行不重要,重要的是感受。很多时候我们向别人倒苦水时,其实只是想找个人说说话,并不是去寻求那个人的帮助,如果那个人只是倾听并表达出对我们的理解,这就够了,但假如那个人连珠炮似的。给我们提出一系列建议,那么不管那些建议多么好,我们都会觉得孤独,甚至还有受伤害的感觉,于是不想再继续这个话题。
4.当孩子确实有错误需要纠正时,充满慈爱的父母通常会采取很坦诚的办法,询问原因,倾听孩子的心声,给予关爱和理解,同时体会孩子的感受,最后利用恰当的时机,在孩子自然地想倾听时才给他们讲道理,换句话,说成熟的父母不会在第一时间去处理孩子的问题,他们会先处理孩子的感受。
5.在藏文中“tsam”的意思是“边界”或“边界线”。在这儿他所代表的是每隔一段时间离开你的工作,到别处去静静的思考,这时你在你的周围画一个圆圈,你就待在这个圆圈里静思。为了从圆圈日获得最大利益,我必须进行严格的规划与执行,整个构思就是要去打破常规惯例,花些时间去思考为何工作而非如何工作,这段时间是用来做计划和反省的,或许也是为了获取创意和新鲜灵感的最重要时刻。
6.不是我们存在于世界中,而是世界存在于我们心中。要追逐光明,你就必须拥抱黑暗,当消极的思想和情感受到刻意压抑时,与之对应的积极思想和情感也会被波及。如果我们否认自己的丑,就会消减自己的美;如果我们否认自己的恐惧,就会消减自己的勇气。我们必须学会允许自己身上的各种可能性和谐共存,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得到真正的自由。
7.修身得寿,修心得禄,修善思维得福。
8.与其急着教新的策略,不如先开发已会的方法。肯定与沿用当事人自发的应对能力,让情况先不要更糟。建构式倾听是焦点解决短程咨询师用来建构下一个问题的方式,引导我们看到“故事背后的故事”,每一段艰难的故事背后都有一段挣扎,每一个挫折背后都有坚持,每一个不幸背后都有幸存。焦点解决咨询师会仔细倾听来访者说出来的故事,然后将他们的好奇心指向那个没有讲出的故事。
9.抱怨情况有多么糟糕是一种社会活动,而不是一种能有效引导解决方法的治疗活动,即使情况时好时坏,我们也必须关注现在,因为我们需要建构下一(小)步骤。
10.每个人都是自身问题的专家,指的是他自身这一块,包括情绪工作,生活上在他那里是他自己问题的专家。我们要做的是陪着当事人一起去梳理,引导他说出自己想要的,说出他自身具备哪些资源,引发当事人更多的思考,想到一些新的东西,坚信他对他的事情有思考。 真的相信他让他自己看得更清晰。
三、写给自己
今天是最为放松的一天吧。早上约练结束,便赴约踏青,下午购物。很平常的举动,却也有太多的不同。
终于见到了传说中的小三亚,不过现在心境已经大不相同,越来越明晰一个道理:不能融的圈子不必去融,自己费力别人吃力,何苦?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所欲所乐,没有对错,只有不同,自在就行。
同样是新衣,也有了格外不同的喜悦和满足,甚至有想一股脑地将过去衣服清理出去的冲动,取而代之。这是原来没有过的体验,想提醒我什么呢?我想那必定是一个好兆头吧!
晚上的初级班课程上谈到了翅膀,我谈到的是自己的翅膀,渴望长出以终为始的翅膀,需要做个评估和排序,舍弃掉不必要的,不那么需要的,精简时间、精力和体力。
方向越来越清晰,目标越来越明确,我相信,我可以!
希望今夜,有梦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