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睡梦中醒来,梦到自己变成了一个无赖,坐在卖花的铺子里,不顾及形象的嚎啕大哭。我将所有鲜花撕碎,洒在地上,我多想在上面大睡一觉呀。
可是,当睡醒,我发现身下是一地玻璃碎片,那些红色的花朵渗入骨髓,我全身鲜血淋淋。
这个年代,这个时候的我,真的每天都想大哭一场。
(1)
一部西游,是多少人年少时的温暖记忆,是多少人对于生活至善至美的期待。我们看唐僧师徒四人一路取经,在这期间杀魔救人;我们看着,也将自己代入其中,世界那么清晰可辨,一眼就能分清好人坏人,一眼就能看到取经成功到达西天的盛况……似乎无论导演,还是我们,对世界充满了敬意,这个世界,那么简单那么美;这个世界的人,好与坏那么分明。
我一直很佩服中国古代作家的就是这一点:无论生活多么贫苦与艰难,他们作品的表层永远是幸福的。那些藏在内里的苦,是需要一层层剥开去探究的。这也许就是很多人将之称为“暗黑小说”的原因吧。
可大多数人,并没有兴致将之剥开。宁愿沉浸在童话般虚假的世界,也不要在真实而残酷的生活。我们一生都在自我欺骗中度过,保守残缺的过着这一生。
很多时候,我们自己就是鲁迅所说的"明知外面有火,还是藏在房子里"的人。是呀,只要火还未烧到屋子里,我们还是能装作若无其事的。怕只怕,火都烧到跟前了,我们才从睡梦中惊醒。
也许,《西游伏妖篇》评分那么低,就是因为火烧得离我们太近了。我们想隐藏,但已经无处可藏。
(2)
这部电影的意图就是在解构。运用如此之多的光怪陆离的画面,而比丘国表面上的美丽隐藏着的是大罪恶,所谓的到达乐土也只是假象而已。
首先是形象上的解构。孙悟空不再是英俊耍帅的孙猴子,他时不时会蜷成一团,时不时会一脸凶相。猪八戒也少了当初的可爱,他自带的搞笑功能,也让观众有些反胃。沙僧刚出场就吓观众一大跳,后来直接变成了一条大鱼,形象的夸大与丑化再明显不过。也许你会说唐僧的形象能好些,NO,唐僧的失声,叩拜等等,也已经让之前的唐僧形象落下了神坛。
其次,是形象上解构之后,所赋予的内心的苦闷与无力感。孙悟空因为感恩唐僧,受制于理性,一直压抑着自己的本性与自由;猪八戒则是情欲的压抑,他的口水汇成江河,也无法排解情欲,更无法满足情欲;沙僧则是受制于众人,受制于他人的眼神,然而,这种平庸,也是让人忽视他的根由。
最后,这种苦闷是人世的缩影。人与人的情感是脆弱的,没有谁会永远屈服于谁,于是会有孙悟空的抗议,八戒和沙僧的驱使,这个理应受到尊敬的师父,也变得那么单薄,甚至滑稽。那个齐心协力的团体,现在变成了各怀鬼胎的个体。
而到头来,所有的一切都是欺骗而已。就像《楚门的世界》里,楚门活在一个构造出来的虚假世界里,我们又何尝不是呢?你目之所及,都是假象。
那些年少时,以为用好与坏就能分辨的人和事,以为一眼就能看清的世界,现在,剩下的只是疑惑。
《西游伏妖篇》就是在解构,解构你所认识的西游,解构你所熟知的世界。不知道,解构后的这些,你们能接受吗?
(3)
而《西游伏妖篇》,单就电影而论,不算特别好,和国外许多电影来比,毕竟逊色很多。但是与国内电影市场相比,是一部还不错的电影。毕竟它的初衷没有哗众取宠,而是有自己的思考;毕竟它的技术是精致的,能看出来很多的良苦用心。
我不知道你能不能接受这样的世界,或许,倘若你接受了这样的世界,就会接受这样的电影。
但是,虽然接受,不能代表它真的很好。如果是我评分,也不会给这部电影太高的分数(但也不会太低)。真正好的电影,应该是甜美而虚幻的外表,苦涩而真实的内心。这样的话,观众可以自己选择,是只看甜美虚幻,还是透过外表去看其苦涩而真实的内心。
也许这就是《西游伏妖篇》遭遇那么多差评的原因吧。毕竟很多人都希望生活美好一些,快乐是一天,不快乐是一天,那何不快乐一点,顺乎民意呢?
诗人刘年说,希望我的诗歌,搞研究的人爱看,连那些乡村老人和小孩也都爱看。
是啊,毕竟那些想沉思的人,只是少数而已。让每个人都能找到他们的兴趣点,才是文学的意义。
这个时代,就算一地的玻璃碎片,就算它会不断地刺伤人;但也不妨碍有那么多人,将它看成晶莹的月光。那些快乐的假象,也是我们生命中顶快乐的时光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