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是怎样的一本神书呢?
这里不卖关子,这本书就是《减肥不是挨饿,而是与食物合作》,作者是美国著名营养学家伊芙琳·特里弗雷和埃利斯·莱斯驰。这本颠覆性的书,畅销美国22年,让1000万人彻底告别了肥胖。
说到肥胖,这是很多现代人面临和担心的问题。减肥,成了一个亘古不变的话题,甚至成了女人一生的课题。不管愿不愿意,减肥都成了一辈子抹不去的“事业”。也正是因为如此,对于减肥这个话题,每个人都能或多或少的说上几句,甚至有人还总结出了六字箴言“管住嘴,迈开腿”。
然而,减肥的效果却不尽如人意。
在《减肥不是挨饿,而是与食物合作》这本书里说,那是因为人们在减肥的时候进入了一个误区。
绝大多数人都认为肥胖是身体问题,是吃得太多的问题,是管不住自己嘴的问题,于是人们试图通过节食和挨饿来达到减肥的目的。殊不知,短暂的成功之后,接下来的则是体重的反弹和长期的绝望。
这本书彻底颠覆了人们所有的减肥观念,它明确地告诉我们:很多时候,肥胖不是身体问题,而是心理问题;减肥不应该挨饿,而应该与食物合作,许多人之所以吃得太多,并不是为了满足身体的需要,而是为了满足心理的需要。当人们缺乏安全感的时候,他们会暴饮暴食;当人们感到生气和焦虑的时候,他们会用食物来安慰自己;当人们愉快和兴奋的时候他们会忽视身体的信号。
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该书引爆了一系列颠覆性的方法,不仅让上千万人彻底告别肥胖,获得了好的身材。更重要的是,他们的心理也由此变得更加健康,生活和工作都获得了全面的提升。
那到底怎样才是打开减肥的正确方式呢?
作者在《减肥不是挨饿,而是与食物合作》这本书里做了详细的讲述。
首先,我们要明白什么叫“与食物合作”。简单来说,“与食物合作”就是尊重身体内部的饱胀感和饥饿感,用食物直接满足自己身体的需要。它要求我们排除一切干扰,倾听身体内部的信号,听懂它对于饥饿或者饱胀的反馈,并让其引导你开始或停止饮食。
要实现这个目标,既要杜绝情绪化进食,也要防止用意志力强行抑制身体的需求。实际上,只有当身体、情绪和大脑达到—种和谐的状态之后,才能真正做到“与食物合作”。所以,这本书里的减肥方法是全方位的:不仅针对你的肠胃,还会针对你的情绪;不仅针对你的舌尖,还会针对你的大脑。这样的减肥方法不仅会使你的体重下降,不再反弹,还会使你通过身体与食物的合作,获得一次深度的心灵之旅。
想从悠悠球似的体重起伏中解脱出来,唯有坚决抛弃节食挨饿的减肥方法,坚持“与食物合作”。在《减肥不是挨饿,而是与食物合作》这本书里介绍了“与食物合作”的十个原则,帮助我们使自己和食物的关系变得正常。
原则一:摒弃节食心态
扔掉那些教你快速、轻松、持久减肥的节食书籍和杂志文章吧,它们除了让你不断做白日梦,一点用处都没有。你不该再去相信它们,正相反,你应该对这些谎言感到愤怒,因为一旦你按照他们所说的去做,去进行每一次新的节食,都意味着又一次失败。而当你竭尽全力,最后不可避免地又一次胖回来(甚至比以前更胖)之后,你会备受打击,不仅重挫你减肥的信心,甚至还会挫败你在生活和工作方面的信心。毕竟,人们总会认为一个无法控制自己体重的人,肯定也无法控制自己的人生。
所以,如果你心底还期望着某种更好的新节食法即将出现,哪怕只是一丝期望,也会影响你重新发掘“与食物合作”的本能。
原则二:尊重自己的饥饿感。
永远不要觉得饥饿是可耻的,饥饿是一种直接、健康的感觉,它是身体内发出的重要信号。每个人都应该特别注意饥饿这种生理反应,让自己的身体在生理上有足够的能量和碳水化合物。接受自己的饥饿感,并满足它,这样你才能避免触发暴饮暴食的原始冲动,因为一旦你饿过了头,所有有关节制的的想法都会被食欲覆盖,不起任何作用。学会尊重“饥饿”这个第一生理信号,有助于修复你和食物间的信任关系。
尊重自己的饥饿感,还意味着要填满你的胃,而不是喂饱你的心。很多时候,人们总是愿意用食物来填充心灵,而这样只会严重破坏身体内部的智慧。例如,当你感到焦虑,内心充满不安全感时,绝不能用食物来满足自己的情感需求。因为不管吃多少,你也无法彻底消除你对吃不饱的恐惧心理,其结果就是,你即便吃到撑,心中也会有个声音不断在喊:“我还要吃!”
原则三:与食物和平相处
跟食物停战吧,别再战斗、僵持和挣扎了!
让自己无拘无束地进食。
如果你总是告诉自己不能或不应该吃某种食物,你将使自己产生强烈的缺失感。为了填满这种缺失,你会更加无法控制旺盛的饮食需求,从而暴饮暴食。
而与食物和平相处,不会让你陷入“最后晚餐”式的暴饮暴食,也不会让你在无法抗拒禁忌食物的诱惑、拼命进食之后,产生强烈的愧疚和自责。
原则四:赶走“食物警察”
我们的脑海中都住着一个食物警察,他时刻都在监督着你的一举动,当你刚想碰那些美味的食物时,他就会挥舞着警棍大喊大叫:“不能吃,你违规了!”
这个食物警察执法苛刻,所依据的法律,是时刻围绕着“节食”两个字的不合理规则,总是让你动不动就触到红线。只要吃食物超过一千卡路里,就会宣判你是“坏人”,所以,你常常会因一块巧克力蛋糕被抓进“监狱”。
“食物警察局”根植于你的内心深处,他总是用扩音喇叭大声斥责你,喊出尖酸刻薄的话,让你始终活在绝望和负罪感中。所以,赶走“食物警察”,是重新做回“与食物合作者”的关键一步。
原则五:感受自己的“吃饱感”
学会倾听已经吃饱了的身体信号,观察种种迹象,确定自己是继续吃,还是离开餐桌,这一条尤其重要。
你可以在用餐或吃点心的时候,时不时稍作停留,问问自己食物的味道如何,体会一下现在胃里有几成饱。
感受是否吃饱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很多时候,我们并不清楚自己是否吃饱了,于是不停地往嘴里塞各种食物。当吃到撑不下去,肚子膨胀不适的时候,才会猛然发现,自己其实早就吃饱了。往往这时,我们已经并不是吃饱,而是吃多了。
吃饱的感觉,是食物与身体的和谐统一,不会让你的胃胀得不舒服,也不会让你有缺失感,觉得沮丧。它是身体得到满足后,自然k焕发出的充沛和饱满。
原则六:发现满足因子
日本人是很聪明的,他们将“快乐”当作健康生活必须拥有的要素之一。这一点在减肥中也很适用。
在疯狂地想变苗条时,我们经常忽视生命最基本的幸福之一——食物带来的愉悦和满足。在宜人的环境里,吃着自己真正想吃的食物,你所获得的愉悦将深深增加你对生活的满意度。如果你能学会让自己感受到这种愉悦,你将发现,不用吃太多,你就已经“饱”了。
原则七:不要用食物应付情绪问题
每个人都难免有心情起伏的时候,此时务必找到安抚、宽慰和转移情绪问题的正确办法。切记:无论如何都不要用食物来应付情绪问题。
我们一生都会经历焦虑、孤独、无聊和愤怒,每种情绪都有自己的触发点,也都会找到平息下来的方式。而在此过程中,食物不能解决任何问题。如果你在情绪强烈时只会往嘴里猛塞食物,短期内或许会分散一下注意力,接下来你会发现,造成你情绪失控的那些问题,并没有随着食物消失不见,而你除了要备受它们困扰外,还不得不面对臃肿的身材。
原则八:尊重自己的身体
一个穿八码鞋的人,不可能将脚塞进六码的鞋子里,同样,盲目地期望自己身材达到某种标准也是不切实际的(而且不舒服)。不要妄图改变自己的基因,而是要尊重自己的身体,这样你才会自我感觉更好。如果不切实际地挑剔自己的身材,你就会很容易又陷入节食心态。
原则九:锻炼是为了让自己感觉更棒
很多人讨厌身上的赘肉,于是开始疯狂锻炼,拼命折腾自己。要知道,这种锻炼方式有违运动的初衷,而且,用这样的方式减肥,绝不是爱自己,而是在折磨自己。忘掉那些魔鬼训练吧,运动只是为了让你神清气爽、活力满满。把注意力转移到运动时的感觉上来,而不只是为了消耗卡路里,不然当提醒你早起运动的闹钟响起时,你很可能不会心甘情愿地爬起来,而是用手狂摁闹钟,让它熄声。
原则十:尊重自己的健康——温和营养
几乎每个节食者都曾经是一个移动的“食物成分分析器”,节食者们料每种食物的热量与营养成分,并在饮食中斤斤计较。而这样的结果往往是矫枉过正,每吃一口都战战兢兢。事实上,大可不必如此苛刻,只要选择无损健康并能让味蕾满意的食物就是正确的食物。记住,你不需要通过完美的节食来保持健康。你不会因为一次点心、一顿饭或一天的进食而长胖,也不会因为偶尔少吃了某样食物就营养不良。只有长期的饮食习惯才会对你身体产生影响。你要做的,并非一步到位实现完美,而是不断进步,收获快乐和健康。
作者在这本书的后半部分还介绍了培养“与食物合作者”——怎样教会你的孩子吃饭这个环节,并讲述了治愈饮食失调的终极方法。让我们深深领悟到:正确的减肥方式,带给我们的绝不仅仅是好身材,更是生活上的全面提升。
我是余小鱼,八零后老女孩,以梦为马,文字做缰,寻一场遇见。喜欢我,就关注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