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推荐一本书 || 编号:[1747]
。。ISBN: 9787500688402
。。内容简介。。
《梁启超家书》讲述了:梁启超有子女十人,长大成人的有思顺、思成、思永、思忠、思庄、思达、思懿、思宁、思礼九人,但是思忠英年早逝。他们个个成才,这和梁启超对他们的教育培养有密切的关系。九人中有梁思成、梁思永、梁思礼三人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一个家庭中出了三个院士这也是极少见的。在20世纪的20年代一30年代,梁启超把思成、思永、思忠、思庄送往国外学习,这期间任公与子女有密切的书信来往。当时思顺与丈夫周希哲住在加拿大,思庄随姐在加,因此任公的信多先寄到思顺处再由子女传阅。信中表达了任公对子女们深切的关爱,及兄弟姐妹间的亲情。这里我们选了部分有关个人修养及学业方面的内容,供青年朋友们自勉。
。。作者简介。。
梁启超(1873年2月23日-1929年1月19日),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饮冰子、哀时客、中国之新民、自由斋主人等。汉族,广东新会人。中国近代维新派代表人物,学者。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政治活动家、启蒙思想家、资产阶级宣传家、教育家、史学家和文学家。戊戌维新运动领袖之一。
梁启超自幼在家中接受传统教育,1889年中举。1890年赴京会试,不中。回粤路经上海,看到介绍世界地理的《瀛环志略》和上海机器局所译西书,眼界大开。同年结识康有为,投其门下。
1891年就读于万木草堂,接受康有为的思想学说并由此走上改良维新的道路,时人合称“康梁”。
1895年春再次赴京会试,协助康有为,发动在京应试举人联名请愿的“公车上书”。维新运动期间,梁启超表现活跃,曾主北京《万国公报》(后改名《中外纪闻》)和上海《时务报》笔政,又赴澳门筹办《知新报》。他的许多政论在社会上有很大影响。
1897年,任长沙时务学堂总教习,在湖南宣传变法思想。
1898年,回京参加“百日维新”。7月,受光绪帝召见,奉命进呈所著《变法通议》,赏六品衔,负责办理京师大学堂译书局事务。
同年9月,政变发生,梁启超逃亡日本,一度与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有过接触。在日期间,先后创办《清议报》和《新民丛报》,鼓吹改良,反对革命。同时也大量介绍西方社会政治学说,在当时的知识分子中影响很大。
武昌起义爆发后,他企图使革命派与清政府妥协。民国初年支持袁世凯,并承袁意,将民主党与共和党、统一党合并,改建进步党,与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争夺政治权力。
1913年,进步党“人才内阁”成立,梁启超出任司法总长。袁世凯称帝的野心日益暴露,梁启超反对袁氏称帝,与蔡锷策划武力反袁。
1915年底,护国战争在云南爆发。1916年,梁启超赴两广地区参加反袁斗争。袁世凯死后,梁启超出任段祺瑞北洋政府财政总长兼盐务总署督办。9月,孙中山发动护法战争。11月,段内阁被迫下台,梁启超也随之辞职,从此退出政坛。
1918年底,梁启超赴欧,了解到西方社会的许多问题和弊端。回国之后即宣扬西方文明已经破产,主张光大传统文化,用东方的“固有文明”来“拯救世界”。
1922年起在清华学校兼课,1925年应聘任清华国学研究院导师。
1927年,离开清华研究院。1929年病逝。
。。网评。。
#
梁任公先生是近世学界的巨灵神,他的家庭教育同样很成功,子女个个成才,流风余韵,至今未沬。今读此书,感觉先生对于子女一种挚诚的关爱,活泼而又亲热,庄重而不迂腐,真是令人感动。梁先生的刚健笃实的儒家人生观,尤其令我向往。如云:人之生也,与忧患俱来,知其无可奈何,而安之若命,是立身第一要诀。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只求耕耘,不问收获。尽其在我,听其在天。虽为老生常谈,然皆从历练得来,元气淋漓,充实而有光辉,这从他重病中安慰子女可知。多么希望有朝一日,也能勉力企及梁先生的人生境界,做一个自强不息、独立不惧的人。说到此书的瑕疵,仍在编辑问题,编者大概熟于白话,疏于文言,凡是文言写就的书信,哪怕是很浅近的,在点断上都会出现一些错误。春秋责备贤者,本此论之而已。十四年国际儿童节,筱堂记于宁乡梅家田。
#
思顺真是任公心尖尖上的人。
#
人之生也,与忧患俱来,知其无可奈何,而安之若命,是立身第一要诀。任公在智识、仁德、意志方面都可谓影响了一代文化后世,他的家书更从微处显露智仁勇的综合智慧,凡青年之辈值得一读。
#
先生给孩子们的信内容多写日常琐碎之事,为儿女学业、职业作指导,而后期信中多汇报病情,让儿女勿挂念。读时为先生对子女之亲爱、对学问之热情深深感染。最钦佩先生不忧不惧之人生态度。“你们有我这样一位爹爹,也属人生难逢的幸福。”此言虽由先生口出,但所言极是。任公先生真现代父亲之楷模。
#
做人第一做学问第二,到现在还够不上梁启超说的做好人,仁达和勇敢刚培养起来,做到不忧不惧~
#
得父如任公何其幸哉,为父如任公何其伟哉!
。。关注朋朋 遇见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