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很不好意思的是,说到朱熹,我首先想到的是“扒灰”。
果然八卦轶事的力量更大啊。不管是真是假,大家似乎都愿意聊聊花边新闻。就算现今已有很多人指出这事不可信,仍抵不住对如此敏感关键词的关注。
且不论朱熹这事是否属实。倒是因为这事,让我对古代那些文章圣人的言行产生了兴趣。我们了解那些古贤者,靠的是他们流传后世的文章著作,以及他人对他们事迹的记录。可事实上,他们的行事真的能完全符合他们的主张吗?有没有哪位名头响亮的大德,真的有名不副实的情况出现?
看吧,这就是八卦的力量。
好了,回到正题。
理学是最有影响的独一的中国哲学系统,是朱熹将理学发展到顶峰。他最重要的著作是为《四书》作的注。《四书》是科举考试的官方教材,朱熹的注就相当于是教参。考生必须认真研读,甚至必须真心理解和接受其中观点,才可能取得好成绩。可以说,朱熹正是通过这种方法扩大了理学的影响力。
理
朱熹对“理”的解释更清楚。不是一切物都有心(情),但一切物都有自己的性(理)。理在具体的物出现之前就已存在。理,是永恒的。
理是物之极,是其终极标准。“总天地万物之理,便是太极。”朱熹理论中“太极”的概念,就是指宇宙全体的终极标准。太极不仅是所有理的概括,同时也存在于每个个体的物之中。这一点可以用“月印万川”的譬喻来理解。
气
朱熹补充了张载关于“气”的理论。理是形而上,气是形而下。气聚而形成,理则附于气之中,让物与物具有种类之别。理先于气产生,太极是一切的推动者。
心、性
理体现在人身上,便是性。人同时也禀受于气,称为“气禀”。气禀的好坏,决定一个人的本性善恶。人受到气禀的影响,本身的性成为“气质之性”,这性并未达到普遍的理的标准,因而需要完善。
理学派主张性与心不同。心是具体的,性是抽象的。由此为孟子的德性说提供了理论基础:仁义礼智是理,是性,是抽象的;它们分别表现出来的“四端”(恻隐、羞恶、辞让、是非)则是心的具体活动。我们只有通过心,才能知道性。
心学派则主张心即性。
政治哲学
国家也有国家之理。遵循理的先王治道,才能让国家安定繁荣。
后世君主却并未能很好依循此道,不能从人民的利益出发,只是为了短期的政治利益而利用,不能持之以恒,或者只是用其一处。这样做也造成了国家的兴衰,朝代的更替。
精神修养
一曰“致知”。
要知道抽象的理,必须通过具体的物。知道越多理,就越能看清被气禀所蒙蔽的性。
一曰“用敬”。
格物不仅仅是一种为了获得知识的智能练习,更是为了达到顿悟。所以,必须心中常记这最终目标,才有可能达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