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宗有“渐悟”和“顿悟”,爱迪生的方法论有“汗水”和“灵感”,心理学家的理论有“刻意练习”和“天才”。前者是笨功夫,后者比较神秘化。
过去这十几年,关于做事的学问,各种研究,各种文章和书籍,主流的思想,是强调笨功夫。比如下面这些思想,可能我们都非常熟悉了:
专注力:人脑不适合多任务,每次应该只做一件事;
自控力:能管住自己,该做什么事的时候就能去做什么事,这个能力比智商更有用;
习惯的力量:做正确的事形成习惯,就没有那么痛苦了;
任务列表工作法:做事不是行为艺术,得有明确的目标和结果评估,要做就要把事做完;
极简式生活:为了专注于大事,必须排除一切不必要的干扰
……
这些思想破除了我们对“天才”和“灵感”的迷信式的追求,傻乎乎地坐等灵感出现,肯定不如老老实实勤学苦练。
但是你也不得不承认,这些方法都有点机械化的特征,似乎比较适合做“学习”和“执行任务”之类的事情。那些大师级的艺术家和科学家,乃至一个任何领域的决策者,在以上这些功夫之外,肯定还有一点别的东西。
经研究发现,分心,有利于创造力!
所谓的分心,其实恰恰有利于集中注意力 —— 分心你才能注意到新的东西,而新的东西可能是最刺激的,你自然就会注意它。
没有精心布局,没有特定方向,就这么随机地、简单粗暴地给你震动一下。这对你就可能是一个非常好的创新机会。
所以分心也好,任意的震动也好,其实就是给创造过程来一点不确定性。而真正的创新者,不但不怕不确定性,还要时刻欢迎,甚至主动增加一点不确定性。
哪壶开了提哪壶。
这个做法有四个好处:
不同项目可以互相配合,互相激发灵感。
每次转换项目,等于是换脑子,这会给大脑一种新鲜感,更容易集中注意力。
做一个项目的同时,你的潜意识可能还在关注另一个项目,这样特别容易出现灵感火花。
一个项目实在做不下去可以暂时搁置,还有别的项目可做。
把人组织在一起工作,其实有两种类型的队伍。
第一种队伍讲团结,追求所谓“黏结的社会资本(bonding social capital)”,就好像奥运会比赛中的皮划艇运动队一样。这种队伍比较适合那些目标明确,工作方法也明确的工作 —— 所有人都知道应该做什么和怎么做,你只要去做就是了。对这种工作来说,齐心合力是最好的。
第二种队伍讲多样性,追求所谓“搭桥式的社会资本(bridging social capital)”,就如同数学家之间互相合作。这种队伍适合没有固定套路、要求集思广益、讲究创造性的工作 —— 一个外来的新鲜思想更可贵,人们想要的是灵感刺激。
过去中国人特别讲团结,那其实是当时的工作性质所决定的。打仗也好,修建水利工程也好,基本上就是纯体力劳动,心往一处想劲儿往一处使当然好。
可是现在早就不是那个年代了。我们的职业,到底是更像赛艇运动员呢,还是更像数学家呢?也许大部分人都在二者之间。
作为一个人,身处在这个充满机械化、标准化、规则化的现代世界之中,你对自己的生活方式,有一个什么样的选择。
整洁的背后是循规蹈矩,是把人机械化。混乱的背后是自由独立,是让人更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