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前些年我坐火车从老家回北京,那时候还没有高铁。
我买的票是晚上12点的。急性子、生怕排队误车的我在11点就赶到了火车站。
一切比想象的顺利。心里想着,一会儿上了车就可以好好睡一觉,天一亮正好到北京。
已经到11点40了,还没通知开始检票。心里有点儿犯怵。
果不其然,广播通知,火车晚点两个小时。
那是个冬天。
一想到就要在寒冷的候车室里等俩小时,无奈,一点儿办法都没有。
于是开始了漫长的等待。
我看时间差不多了,就上前准备排队。
没想到再次被通知:火车晚点4个小时。
噩梦没有结束,凌晨4点时,又被通知:火车晚点5个小时。
终于在5点半时,火车来了。
那是我唯一一次等了这么久的火车,从天黑等到天亮,每次有期待,可期待又一次次被破灭。希望和失望一次次点燃,心里的微火也早已升级为怒火。
这5个半小时,我也没闲着,看了三分之一的电子书,听了十几首音乐,看了一部电影,喝了两杯热饮,还在地上走了半个小时。
时间被我填充的严严实实,一分钟都没有浪费,倒也不觉得可惜。
没有人喜欢等待,但有天我们都会明白原来等待是人生的常态。
2
在冰天雪地的北极,时时可见厚厚的冰层上面散落着一些冰窟窿,它们是海豹的出气口。
一只体形硕大、浑身雪白的北极熊正晃动着略显笨拙的身躯,在这些出气口间来回徘徊,期待着能够猎取到定时上来出气的海豹。
北极熊起初显然未意识到这种主动性的进攻不是明智之举,因为海豹通过北极熊行走时冰层的振动能够觉察到它的一举一动,进而选择恰当的出气口。
因此,大多时候北极熊的来回奔波往往徒劳无功。
当北极熊意识到这种行动的愚蠢后,它便停止了能够暴露行踪的走动,坚定地守住一个出气口,一动也不动。
北极熊的“不动”显然比“动”能带给海豹更大的危险。这是因为海豹由于北极熊的“不动”,它就对冰面上的情况一无所知,丧失对安全出气口的准确判断率,因此选择出气口往往带有很大的赌博性。
而由于海水的浮力,海豹一旦露出水面,想在短时间内返回水中几乎是不可能的,这时如果出气口边恰有一只北极熊,它就只能面临灭顶之灾了。
但北极熊的运气并不会因此多么好,一只海豹的出气口有十几个之多,很显然想捕捉到一只海豹就需要付出长久的努力和等待,一天、两天、三天……冰天雪地中的这种等待,考验着北极熊的毅力、意志和勇气。
只见狂风吹得它雪白的绒毛如波涛起伏,扬起的雪屑落在它的眼睫毛上,让它睁不开眼睛。
但对生存的渴求以及源于内心对成功期望值的坚守,使得它不为外界的残酷因素所折服,不为外界的淫威所震慑。
所幸北极熊的等待不会白费功夫,每周它都能成功地捕获一只海豹……
3
我曾在书中见到过另一种形式的等待:尼泊尔,这片土地上生活的人们,死后都要送到神庙的火葬台上火化。净身,点燃烈火,骨灰撒入河流,整个过程异常安静,没有痛哭,没有悲伤。
同时河边一排房子里住的是已经被医生宣告无法医治的人,他们就这样在这里静静地等待死亡,每天都要看火葬的场面。
这样的场面对外人来说太残酷,太绝望,对他们来说死亡是一件极其平常的事情,就像吃饭、睡觉、呼吸,当相信灵魂的重生,肉体便成了微不足道的事情,死亡是常态,等待也是。
4
有些等待很美。
等待新买的花骨朵含苞待放,等待新栽的树苗发芽生长,等待过年至亲至爱的团圆,等待录取通知书亲自拿在手里,等待心目里的TA接受你的表白,等待即将载着你的火车开往心向往的地方······
祝羽捷说:我们毕竟处于各种等待中,不能自己决定的,不能越过流程的,不能忽略规律的,正如四季,如春播秋收。
总有事情需要我们去等待,不同的是你如何看待等待,你觉得那是浪费时间还是在蓄养深根。等待可以变成一种自爱,放下一些不甘心,释怀一些心结,变得沉稳,丰盈才能奉赠,自爱才能爱人。
不过有时也要看自己的心意,你是否愿意去等待。等待一个归人,等待一个职位,等待一次团聚,等待一个承诺······
很多时候,我们需要花很长时间去等待一个答案,一分钟,一小时,一个月,一年,甚至是一辈子。有时,等待本身往往变成了答案。于是你在等待的过程中,认识了自己,了解了世界。
选择是一种能力,坚持是一种能力,等待也是一种能力。有很多值得等待的人,他们会进入我们的世界,把我们的故事填满;有很多沉默的等待,最终也会守的云开。
要记得一些甜蜜的等待,那些心甘情愿等过我们的人。要相信总有一天,一切等待化为现实。我们终会相遇,人山人海,谁不是相互等待。
文章首发于作者个人微信公众号:许不诺(ID:xubunuo),转载请联系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