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参加了「在行」最贵的写作课咨询老师师北宸老师在映客的写作经验分享。整堂课下来,发现师老师讲的部分内容自己过往都听说过或了解过甚至践行过,但现实中并没有像师老师这样的巨大成就,所以脑子里不禁反复弹出一个大大的问号:
如何有效的缩减自己与大牛之间的对比差?
思考之后我的结论是:
很多老师讲的道理在我的个人认知体系中属于优先级不高的决策权重。
这句话换一种意思表述就是自己依然存在着较强的「自我认知掌控」惯性:
我觉得老师讲的有道理,但:
老师讲的XXX内容不适合我的性格/为人处世的方式/做事之道
实现老师讲的XXX方法目前我的条件不成熟
践行老师讲的XXX方法目前我的环境不支持
老师讲的个别理论我不太认可
我认为有比老师讲的更好的方法
…...
所以,我不会彻彻底底落地老师讲的这些理念或方法。
而「不会彻彻底底落地」的另一个「不自觉」的弥补方式,就是不断的让自己处于「虚假学习」状态:
- 继续学习很多大牛的课程、
- 继续听很多大牛的经验分享、
- 不断践行各个大牛所讲述的经验……
深入反思这种状态就会发现,这些行为从表面上看貌似属于积极向上的态度,其实只是弥补自己践行不彻底的心虚。
更重要的原因在于,上述列出的这些不彻彻底底落地践行的理由,其实是基于自己人生中「过去」的所见所闻、它是自己在过往所经历的一切人、事、物集合观念的产物,而这种产物一定有着巨大的未知风险。借助《慢思考:大脑超载时代的思考学》一书中「反射脑与思考脑」的概念,自己过往作出的大部分决定,是由人类最原始且反应最快的反射脑作出的,而并非由需要投入较大注意力才能作出正确结论的思考脑作出,而我们却往往误认为这些决定是理所应当的合理决定。
上述认知用一句话来描述就是:
我认为我所认为的就是我所认为的。
在上述这个前提下,做或者不做某件事情,选择用A方式或B方式去做某件事情,其实都是基于自己「当前」认知体系的完全理解并认同的前提下才去真正落地践行。
可是,这种认知一定是正确的吗?
答案毫无疑问的否定。一个简单的问题可以彻底验证它:
回顾2016年,是否有做过自己目前觉得后悔、不该做却做了、应该做却没做、应该这样做却那样做的事情?
我尝试问自己,并问了公司所有同事,答案是毫无疑问的统一且肯定。
为什么?
当初我们做某件现在认为后悔的事情,我们并不是毫无理性的,换言之我们是经过自己思考过的,可是为什么还是在时隔一段时间后发现自己是错的?
在《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一书中,作者提到了爱因斯坦的一句话:
重大事情发生的时候,依照人们当初的思想水准,往往无法解决。
这句话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人在基于当前心智条件下所作出的决策存在着较大未知风险。
何解?
我的理解是「放弃」:主动放弃一定比例的当前认知,无论这种认知在目前看来是多么的有理有据。
关系到自己的成长决策认知,就要作出一定比例的基于自己当前心智尚无法理解、质疑甚至是持反对意见的决策。而最大化平衡这种决策的风险,就在于要找到在某个自己要成长的领域比自己牛十倍、百倍的大牛,用大牛所阐述的理念与方法,笃信执行,彻底落地。如此,方能实现有效缩减自己与大牛之间的对比差,达成有效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