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轻易给孩子贴标签
——《故事知道怎么办》心得之七
(2020年3月9日分享第175篇)
滑县小规模学校联盟小田小学杜冠鹏
“谁谁手不稳,就好拿同学的东西。”“我们班经常少东西,一定是谁谁拿的,都说她手不稳。”经常在办公室里听老师这样议论,当时我就感觉不太恰当,但是又不知道如何说。今天阅读了《故事知道怎么办》的第十章、第十一章内容后,我才真正的感悟到了“小偷小摸”的真正含义。“小偷小摸”对一个几岁的孩子来说,没有真正的这个意思,很多时候是因为孩子喜欢某个东西或每个玩具,想多玩一会或是想带到家玩,也许因真正喜欢想具有己有的意识,但是对孩子们来说没有“小偷小摸”的想法,他们的本意绝对没有“偷”的意识。我们作为老师或者是家长,千万不要误解孩子,给孩子轻易的贴上“小偷小摸”的标签。如果老师、家长和伙伴们都认为他是“小偷小摸”,给他贴上这样的标签 ,那么他也许未来就真的会成为标签那样的人,我们作为老师一定要留好口德啊!
这两章内容,作者运用了大量的故事作为实例,给我们读者阐明道理。《不诚实的野狗》这个故事有很强的主体和隐喻。故事运用隐喻解决了偷窃这一严重行为,故事情节随着主人公从不诚实变为诚实,展现出听取自己良心声音的正向作用。年龄小的孩子大多认为是“借”或是向妈妈炫耀,不会认为是偷。咱们小时候或多或少是不是都有这样的经历啊?把自己特别喜欢的东西都想“据为己有”,同时还有向别人炫耀的欲望,还以具有这个东西而倍感“自豪”。
还有第十一章中的《德贝的靴子》,他用来帮助孩子学会把鞋子放到一起,而不是简单的给孩子贴一个“不听话”、“没规矩”的标签。通过故事让孩子学着故事中样子改变自己的行为,让孩子养成了把鞋子放好的习惯。童蒙养正,也可以用经典故事来完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