抛开面包谈爱情,不过是理想主义者的游戏,做人,还是要先学习会如何生活满足人类生存第一需要,再去追求精神层面的需求。
马斯洛理论把需求分成生理需求(Physiological needs)、安全需求(Safety needs)、爱和归属感(Love and belonging)、尊重(Esteem)和自我实现(Self-actualization)五类,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排列。通俗理解:假如一个人同时缺乏食物、安全、爱和尊重,通常对食物的需求量是最强烈的,其它需要则显得不那么重要。此时人的意识几乎全被饥饿所占据,所有能量都被用来获取食物。在这种极端情况下,人生的全部意义就是吃,其它什么都不重要。只有当人从生理需要的控制下解放出来时,才可能出现更高级的、社会化程度更高的需要如安全的需要。
13岁读路遥的《人生》,会感叹为何田晓霞风铃一般的女子却死去,少平怎么办?谁来和他谈宇宙的、政治的、历史等等一系列的精神沟通呢?少平最终还是屈服于现实,回到了慧英和明明身边,还有大亚湾煤矿!他又回去当他的煤矿工人了,因为救人脸上留下伤疤。当年那个每次进城都要单独换一身衣装,到澡堂把自己身上的煤污去干净,站在报栏前面和田晓霞谈国家大事,国际贸易,哲学新闻的有抱负青年哪里去了呢?呜呼悲哀,犹如自己心目中的男神最终走向了人群中,甘于没落和平庸。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时间是最好的答案,经历最会像洋葱一样把现实一层层剥开,让你痛彻心扉,看到事物本身的面目,放下不切实际的想法,去主动选择和决断,比如:少平之于煤矿和寡妇慧英嫂的结合。
少平读书,让他有了理想的世界。工作,现实更让他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世界。无论怎样的侃侃而谈和花前月下,少平的责任心和出身都会逼迫他重心要回归生活。因为:
1:孙少平每天竭尽全力,首先是为了赚回那两块五毛钱。他要用这钱来维持一个漂泊者的起码生活。更重要的是,他要用这钱帮助年迈的老人和供妹妹上学。
2:少平的师傅死得太突然,他先顾不得再为自己的感情而痛苦,却被师傅的死压得喘不过气来。眼前这个家庭的全部灾难,也就是他自己的灾难。没有任何考虑他就自动地、自然地对这不幸的家庭负起一份责任。
经历生活的种种磨难和考验,少平最终明白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才是他过去生活痛苦的根源。对于生活,他认命了,也许这种选择才是他应该过的生活,他曾经想过改变,可以承受任何痛苦的去努力改变,但是最后他放弃了,这就是现实生活,生活中没有那么多的童话和脱离物质谈精神的乌托邦,所以说最后少平的结局才是生活中的常态,只是我们往往不愿承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