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姨夫驾龄十余载,车技稳健,鲜有不良驾驶记录。多年来的驾车习惯,使他喜欢用“自动挡手刹”,并能灵活穿梭于长期生活在广州的大街小巷。春节假期回来,虽然家里有车,但因为是手动挡,所以外借了一辆朋友的车。始料未及,出了这样一件事。尽管小姨夫不善言谈,但还是展开了积极的对话。
“现在发生这件事,你们是想公了还是私了呢?如果想公了,咱有公了的方案。如果私了,咱有私了的方案。”小姨夫说。
“那俺们当然是想私了,这样也不耽误大家时间。”前车司机说。
小姨夫给他竖了一个大拇指,说“您是个明白人。”他继续说,“这件事如果公了,咱就要报交警,同时给保险打电话,然后等他们来到现场。现在春节假期,不知道他们啥时候会来。如果私了,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您提前给俺一部分钱,用于修车,至于多出的费用,到时一并返还给您。”
前车司机是周至当地人,说一口流利的陕西话,而让我惊讶的是,小姨夫在对话中也快速进入了普通话的“调频状态”。陕西话不像粤语、上海话、四川话等其他方言听起来那么柔软、那么平和、那么彬彬有礼。相反,陕西话因为多第四音,乍听起来会有“土气”、“铿锵有力”、“想要吵架”、“莽撞”、“气势汹汹”等很有力量的感觉。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种方言也会影响当地人的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