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懿传》原著续的是剧版《甄嬛传》,对于青樱怎样嫁入宝亲王府,交代得很清楚——因为景仁宫皇后的养子三阿哥弘时瞧不上她的表侄女儿青樱,青樱又不肯委屈先做侍妾,还肆无忌惮提了景仁宫皇后当年为侧福晋的往事,景仁宫皇后恼了她,才去求的四大爷,将青樱指给四阿哥弘历为侧福晋。
在景仁宫皇后看来,日后继位的必是她的养子弘时,到时候青樱就会后悔,做弘历的侧福晋哪里比得上弘时的侍妾尊贵?
而弘历颇有微辞,三哥不要的女人却塞给他,这令他很不舒服。是养母熹贵妃劝他,娶回来好吃好喝待着就是了,又没人逼你和她举案齐眉。
娶的时候不情愿,娶回来了,青樱还是很得弘历偏爱的,因为弘历自小谨慎保全,遇到青樱这样单纯娇纵的性子,反而很是“异性相吸”。
青樱是潜邸第一侧福晋,便是连福晋富察氏都要给她三分情面,凡事与她有商有量。
四大爷驾崩后,刚刚入宫名分未定之时,高晞月就曾与侍女茉心说起过——从前她总仗着是先帝孝敬皇后和景仁宫皇后的表侄女儿,又是先帝和太后指婚给皇上的,得意过了头。如今太后得势,先帝与孝敬皇后都已作古,景仁宫那位反倒成了她的累赘了。想来太后和皇上也不会再敷衍她。
皇帝的心思,高晞月没有料准,可太后确实是不再敷衍青樱了,她同景仁宫皇后缠斗半世,到底胜出了,青樱说到底是乌拉那拉家的人,原属仇人一脉。
为先帝举哀的最后一日,午膳安置在偏殿,琅嬅添饭,晞月布菜,青樱舀汤。太后就在此时,第一次对青樱发难。
青樱头一碗舀的是火腿鲜笋汤,太后喝了一口,说是汤鲜笋嫩,只是鲜味都在前头,后面的菜再好,也食之无味了。
青樱吓得跪下,晞月冷笑一声,琅嬅说笋片伤胃。
青樱舀的第二碗是紫参雪鸡汤,太后直接拈过帕子拭泪,说先帝最喜爱这道汤,赞之提神补气,也常嘱咐她多喝,如今瞧着却是触景伤情了。
青樱捧了一碗滚烫的汤在手里,指尖又热又痛,进也不是退也不是,十分尴尬。
太后对青樱鸡蛋里挑骨头,目的并不在于要烫一烫她的手指头,太后要表明的是自己的态度——哀家不喜欢她。
因为太后不喜欢青樱,即便后来青樱被封了娴妃,分配的居处也不过是嘈杂的延禧宫,皇帝按序翻了一遍牌子后,对她亦无多少恩宠,潜邸的好时光眼看着过去了。
太后第一次愿意对青樱抬一抬手,两个原因。
一是青樱放低姿态服软,求太后为她赐名,太后为她赐名如懿,当时就丢给她一个任务,要她去劝说皇帝,将在寿康宫与太妃们同住的太后,正儿八经移到慈宁宫。
第二是太后并非皇帝生母,而皇后琅嬅出自尊贵的富察大族,对这位太后婆婆不过是表面恭敬,身边又有高晞月、金玉妍等一干宠妃奉承,太后觉得皇后太得意了,而后宫不该只有一蓬花开得鲜艳,太后愿意扶一把如懿,就是要她去分流富察皇后在后宫的力量,以便自己更好地掌控后宫。
因着太后抬了贵手,皇帝对如懿也能明目张胆的宠爱了,内务府送往延禧宫的东西立刻不同了。
但这一切不是因为太后喜爱如懿,而是需要如懿为她所用。
说起来,太后对如懿是有过救命之恩的。如懿被铁证如山定了谋害两胎皇嗣的罪名后,暂时降为娴贵人,禁足延禧宫,就在这个时候,太后身边的福珈姑姑拦下了一份送去延禧宫的有毒糕点。太后这才决定将如懿丢去冷宫,绝了某些人的心思,或许尚能保住一条命。
但太后救下如懿,并不是舍不得她死,更不是因为有多喜欢她,而是太后自视为后宫最高管理者。要索了如懿性命的,左右不过是皇后党那几个人,太后可不愿意让她们为所欲为,毫无敬畏之心。
太后想要的后宫,是有两三股势力相互牵制争斗的后宫,而她老人家坐镇上方,运筹帷幄,掌控全局。
太后的这个想法,倒也不是出于权力欲望,太后一心所系不过是自己两位公主。
皇帝登基之初,蒙古准葛尔部来求娶嫡公主,为边疆稳定,太后再不舍得,也只能舍了长女端淑公主远嫁。如今身边只剩次女柔淑公主,太后是万万不肯再母女分离了。从白蕊姬到陆缨络、意欢,太后不断往皇帝身边安插棋子,不过是希望到了决定公主命运的时候,这些棋子能根据自己的意愿对皇帝鼓吹枕边风。
太后对如懿最和善最支持的时候就是如懿向皇帝进谗言,改变了皇帝原本打算让柔淑公主和亲的念头,转而将自己的女儿璟瑟嫁去了蒙古科尔沁部博尔济吉特氏。
那段时间,太后是极喜欢如懿的。
虽然一时喜欢,可到了要紧关头,如懿总归是仇人家的女儿。
富察皇后薨逝,关于立继后,太后是明明白白挺苏绿筠的。理由两条,一是纯贵妃苏绿筠是当时后宫生育最多的妃子,二是富察皇后临死举荐了纯贵妃。
其实太后没有说出口的真正原因也是两条,一是纯贵妃性子老实软懦,容易被她拿捏,而如懿聪慧刚强,又与皇帝情睦,她若被立为继后,帝后同心,她这太后便难以置喙了。二是如懿终究是乌拉那拉家的女儿,太后可以容得下她,却绝不愿意看到她身披荣光母仪天下。
因为心里堵着陈年旧怨,所以即便皇帝是三年后再册封如懿为后,太后依然抓住机会,当着后宫众妃责备如懿无嗣,给足羞辱。
太后对如懿最恼怒的一桩事,是端淑被迫改嫁达瓦齐事件中,如懿不仅不帮着劝说皇帝接回端淑,反而坚定站队皇帝。
这个前因直接导致了后面一桩布置,太后查出是魏嬿婉设计要了舒妃母子的命后,不仅没有处置魏嬿婉,还扶持失宠已久的魏嬿婉复宠,原因还是两个,一是太后需要在皇帝身边安插一个有本事的眼线,二是太后需要后宫能有为她所用的一股势力与继后如懿争锋。
当时的如懿已经生下嫡子,又怀着二胎,身边还围绕着愉妃、忻妃、纯贵妃等高位嫔妃,眼见着是太得意了。太后当初怎么用如懿牵制琅嬅,如今就是怎么用魏燕婉掣肘如懿。
后期的如懿与皇帝彻底闹翻,被囚禁于翊坤宫,形同废后,当时气坏了的皇帝是真的想废后了,但太后阻拦了。原因依然不是太后对如懿有喜欢或怜悯之情,太后阻拦,一是因为废后于国祚不祥于皇帝名声有损,二是皇帝当时有立魏嬿婉为后之意,太后虽然一度扶持使用过魏嬿婉,但对她心思阴毒行事龌龊却也瞧不上,留着如懿的后位,就能绝了魏嬿婉晋升的通道。
太后浸淫后宫几十年,她的所思所想各种手段,说到底不过是为了自己两个女儿过得好些,毕竟皇帝不是亲生子,少了亲情就得拿手段补上。
电视剧的末尾,太后相助如懿扳到令皇贵妃魏嬿婉,这个纯属扯淡。端淑公主回京之后,因为两个女儿都能承欢膝下,太后对后宫之事便撂开了手,皇帝来说,她便听几句,皇帝不说,她才不问,更不会插手后妃争斗。
说到底,太后心疼的是自己亲生的女儿,那些儿媳妇们的争斗死活,只要不涉及她们母女,她才懒得费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