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北京一起令人无比痛心的伤人案,凶手是个母亲,但当真相揭开时,却只觉得无奈,这是怎么回事儿?更令人思考:真凶是谁?未成年保护法保护的是什么?仅仅依据年龄造成的违法事件量刑,能达到教育的目的吗?真正该教育的是谁呢?
事件梗概:单身母亲韩某带着6岁的儿子成成,却被13岁的玩伴炎炎辱骂没爹的孩子,成成气不过,与其厮打,被年龄大的炎炎用力过猛,把6岁的成成掐死了。
杀人凶手是13岁的孩子,因为未成年保护法,被判少管所管教三年,父母张某作为监护人应赔偿15万,但却拒不执行,使得贫困的单身母亲韩某没有丧葬费,在儿子死去6个月未能下葬。甚至没有一句对不起,因为自己的儿子被判管教三年,心生怨恨扬言死去的6岁孩子成成死的活该倒霉。
被逼到绝望的母亲会做出什么样的事情?俗话说,冤冤相报何时了,但还有一句话狗急了还会跳墙,更有一句话是女子本弱,为母则刚,任何时候不能小瞧一个母亲的力量。
韩某被张某嚣张的态度,恶劣的言语,彻底激怒她要报复以牙还牙,要让对方也品尝同样的痛苦。她用硫酸泼了张某家骄傲最有出息的女儿,造成了严重的伤害。韩某被判有期徒刑13年,赔偿48.8万。
谁是受害者?死去的6岁成成,成成妈妈韩某,被泼硫酸的张某女儿?
谁是加害者?疯狂报复的成成妈韩某?但她同时先是受害者;13岁杀人凶手的儿子,被泼硫酸的女儿,他们的家长张某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们也是受害者,那么,谁是真凶?
从事件源头看:6岁的儿子成成,却被13岁的玩伴炎炎辱骂没爹的孩子,成成气不过,与其厮打,被年龄大的炎炎用力过猛,把6岁的成成掐死了。13岁的炎炎怎么知道成成是没爹的孩子,或者说用没爹的谩骂成成?估计很大程度来源于他父母对成成家庭结构的评判,但想不到父母的言行举止对孩子的影响,引发的恶劣后果!
从事件发展过程中看,痛失爱子的韩某被压垮激怒的最后一根稻草,源于张某不仅仅不赔偿支付丧葬费,还拒不道歉,嚣张的态度,恶劣的言语说成成命不好,活该他自己倒霉!这是张某不想自己儿子对成成一家的伤害,而因为自己儿子炎炎被劳教三年迁怒于韩某。极端利己主义的张某,把事件继续恶化发酵,造成自己女儿被泼硫酸,情绪奴隶的他才是伤害女儿的真凶!
从受害者转化为加害者的韩某,因为自己悲伤,愤怒的情绪,无从排解,转换, 执念要叫张某品尝痛失爱子同样的痛苦,她伤害了无辜的张某女儿,这里的真凶是同是情绪奴隶的韩某!她也为自己的情绪失控,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张某夫妇一直处在怨恨,怨恨诅咒韩某让自己的儿子被劳教,女儿被硫酸泼,却从未反思过自己的所作所为,似乎这样的结果与他们没有任何关系,殊不知他们才是真正的凶手,更深层次的是他们的思维,认知,让他们被情绪操控!
从事件量刑上,法律无法对未成年的父母作出量刑,无形中,未成年保护法反而保护了这样的情绪奴隶?! 回想电影《和声》监狱的每个人,没有天生是罪犯,而是一念之差被情绪控制,情绪处理不当,又在不恰当的环境被引发冲动之下犯罪,令人无限感慨,想来这也就是家庭教育立法的原因之一吧,真正应该教育的是父母,最应该经过培训持证上岗的终身职业!深沉次的是父母的思维,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