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译部分
智宣子死后,智瑶即位。和韩康子、魏桓子在蓝台设宴。在宴席上,智瑶戏弄侮辱韩康子(君)和段规(相)。智国听说后,上谏说:“主公如果不为劫难做准备,将来劫难就会来找你麻烦!”智瑶回复说:“劫不劫难是由我来控制的。我不兴风作浪,谁还敢来!”智国说:“不对,《夏书》中写道:一个人屡次犯错,结下的梁子早已不在明处,不能因为看不见就不做防备”。所以说君子能在小事上谨小慎微,就能预防大的灾难。现在您一场酒宴就把别人的君相得罪了,又不做防备,还说他们不敢找您麻烦,这是从哪得到的结论?虫子、蚂蚁、黄蜂都能害人,何况君相?“智瑶不听。
智瑶问韩康子索要领土,康子本不打算给,段规说“智瑶就是那种图财图利,还听不进别人一句劝的人,咱们要是不给,就会发动战争来抢;不如给了他,他见到索要的好处了,会更贪婪,然后也会问别人要地,别人要是不给,必定会向别人兴兵。这样我们就能免于战祸,并静观其变。”康子说:“妙计妙计。”于是派遣使者送与智瑶万邑土地。
智瑶见到这结果,非常欢喜。
又问魏桓子要地。魏桓子不想给。任章说:“为什么不给?”桓子说:“平白无故要土地,就不给他。”任章说:“智瑶无缘无故向别人要地,必然引起诸大夫的担忧及警惕。我们给了智伯土地,他就会骄横。骄横了就会轻敌,那些担忧的大夫和我们被索要土地的集团就会团结起来。以团结的集团对付骄横轻敌之人,智家就很快会玩完。《周书》写道:如果想让他失败,就暂时先辅助他,放任他。要想吞掉他,就先喂饱他。您不如先把地给了智伯,再惯他一下,然后团结别人击败智瑶。为什么我们不给土地要先当智瑶的活靶子?”魏桓子也听从此建议,又将万邑之地给了智瑶。
于是智瑶又问赵襄子(无恤)索要蔡、皋狼之地,赵襄子不惯他毛病,拒绝了。
读书笔记
1、智瑶在作死之路越走越远。先是宴会戏弄君相,又不断地问其他家族索要土地。印证了前文智果对其性格中致命性的评价:行事太不仁义。且智果漏了一句评价:刚愎自用。完全不听大臣意见。
2、韩、魏双方臣子谏言都说明了:“将欲败之,必姑辅之;将欲取之,必姑与之”。对一个人最大的打击,就是不断讨好他,不断赞美他,待其放松其警惕后实施致命打击。韩氏还好,只是静观其变,转移矛盾。魏氏就是要联合别人,要图智氏。魏家太坏了,后期的魏家也是组建了战国最强横的魏武卒,可见野心。
3、赵家为什么没给?无恤精明强干,为什么想做靶子?那两个地方太重要了?还是已经被魏氏外交过了?
4、智瑶是否不是书上所说骄横及刚愎自用?也许单纯就想激怒一家,然后图之?只不过是结果不太美好,如果没有后期韩魏的反叛,赵家土地应该已经易手了。
5、所以人还是低调的好。在高位时,别人给你的赞美拥护也要警惕,防止捧杀。
6、做人亦要防微杜渐,在开篇司马光德才论及处,都强调了其重要性,做大事都要从小事做起,灾难都会由不起眼处兴起。
7、要听从别人善意的劝解,不要刚愎自用,以为自己天下第一,要戒骄戒躁。
8、单纯的看一本书,不看其他佐证,真的很累。很多猜想不能印证。限于能力及精力有限,姑且放之。等知识库强大了再回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