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准则之9:小奖不如不奖
老头家的院子,经常有小孩来踢足球,老头觉得吵,可总赶不走。老头就想了个方法,一天,小孩又跑来踢球,老头对他们说:以后你们来踢球,我给你们钱,每人5块。小孩特高兴,每天来踢球。过了一个星期,老头说:现在我手头有点紧,每人只能拿到5毛。小孩听了后闷闷不乐。又过了一个星期,老头说:我现在没钱了,只能给你们每人5分。小孩更不乐意了,再也不来老头家踢球了。
有时候,无偿比起小恩小惠,更让人有动力。比如无偿献血,比起每人献血500cc补助10元,会更有效果。
幸福准则之10:小罚不如不罚
有一家幼儿园,经常有家长晚来接孩子,每天老师总要推迟下班时间,等家长来接。园长就想了个办法——每迟到10分钟罚款2.5美元。结果呢,家长迟到的现象更严重了。
本来晚接孩子,不是老师的义务,所以家长会觉得很不好意思,总是想方设法尽早来接。可是当幼儿园开始收费了,家长内心的歉疚就消失了,觉得自己付过钱,就可以心安理得地晚接孩子。
幸福准则之11:好事有选择不如无选择
有个老板给员工发福利,员工可以选择去度假旅游,或者得到一台高清晰度的数码电视机。结果,选择度假旅游的员工,回来后看到同事家的电视机,心里就有落差;而选择电视机的员工,在家里看到电视里的美景,就想到其他同事正在那里尽情游玩,心里就很不爽。
当你想要送礼时,要避免给人选择。让收礼者选择,就是意味着他选择了一个,就得放弃另一个,从心里上就觉得有损失,而降低了送礼的效果。
幸福准则之12:坏事没选择不如有选择
有个商学院院长要求学院给学生开一门关于管理伦理方面的必修课。一般的学生对这门课都没什么兴趣,因此,缺席率很高,上课也不认真听讲。于是,院长想了个方法,开设了两门课程,用不同的名称命名,让学生自由选择要上哪门,而实际上教学内容是一样的。结果,缺席率降低,来上课的学生在期末对课程的评价也更高了。
为什么呢?因为不管好坏,总是自己选的。这点可以运用到育儿中,当小孩不听话,不愿意配合时,就给他选择,效果往往比强硬来得好。
幸福准则之13:小的贵的比大的便宜的好
小李要给两个朋友送礼,他买了400元的丝巾送给一个;买了500元的大衣送给另一个。结果,收到围巾的朋友觉得小李很大方,买这么贵的丝巾。而另一个朋友觉得小李挺小气,不够朋友。小李就很奇怪,明明大衣比较贵啊。
送礼时,一个礼物到底值多少钱固然重要,但是并不是那么重要。我们更要关注,这个礼物在它所属的类别里是不是贵的。在不太昂贵的类别里选一个最好的当做礼物,会显得大方又有礼,还节约成本。
幸福准则之14:有用的不如无用的
参加婚礼时,我们经常直接送钱,省心又实惠。确实,送钱的人,省心,不用费心去挑选礼物;作为新人,可能当下最缺钱,拿到钱也最有用。
可事后,一点情谊都没有增加。如果想让收礼的人记着你这份情,就不能送钱,钱虽最有用,但也最无情,到了谁的口袋,就是谁的,翻脸不认人。要送那些吃不掉,用不掉,送不掉,扔不掉的东西,才能让人记着...那送什么?送那些体现个性的礼物。比如朋友的画像,刻朋友名字的礼物等等。罗振宇就几次说过,他收到的最烫手的礼物就是刻着他女儿名字的金条,吃不掉,用不着,扔不掉,反而还得买个保险箱把它锁起来。
幸福准则之15:送要的,不如送想要的
老板问员工,作为奖励,想要1000元现金,还是1000元法国餐厅的消费券。结果,大部分员工都选1000元现金。
但送哪个更能让他记得你的好呢?是法国餐厅的消费券。
送那些他平时很想要却没有理由买的东西,或者不好意思买的东西,虽然这些礼物的价值不大,但效果确是极佳的。
总结:
1. 小奖不如不奖。
2. 小罚不如不罚。
3. 好事有选择不如无选择。
4. 坏事有选择不如无选择。
5. 小的贵的好于大的便宜的。
6. 有用的不如无用的。
7. 送要的,不如送想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