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舍,是一个小小的世界,是一个悲观主义者难以融入的世界,至少我做不到。大学、社会、国家、世界,这个世界就是一层又一层的构建着,而我连最小的那个也难以真正的进入。可是,身为人,成为所谓的人,是注定要学会进入的。亚里士多德曾断言,人是最合群的动物,离群索居者不是神灵便是野兽。天生注定我不是神灵,为了和野兽区分开,我做着自己厌恶的,情愿接受自己不赞同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目的不过是努力去合群。而这对于我这个悲观主义者来说是绝望至极的,因为我并不具备这种合群的能力,所以,我每天必须杀死对生活的恐惧,努力进入人群。
在这个小世界里,我在昏暗的灯光中艰难入睡,又在明亮的光束中彻底清醒。我们总感谢灯地发明是我们的世界飞速发展,文明不断发展。可是,在这个混杂的小世界里,灯是一种极其复杂而可怕的存在。而我们生活必需品手机亦是如此。
我讨厌灯光就如同讨厌光明一样。当你适应在黑夜里前行,拥有遁入黑暗生活的能力后,你会厌恶光明下的虚假。当夜幕降临时,万物变会展现本来的面目,饕餮、贪婪、纵欲等这一切的罪恶都会在人们心中萌芽生长,人们会借助黑夜本身的隐蔽作用付诸实践。
我用尽全力去融入一个小世界,我改变了性格的孤僻,我开始和这个世界里的人交流,不停地交流。我开始和这个世界每一个人交谈,我疯狂的表达,表达所有的好与不好,不在乎语言的逻辑,不在乎一切,就是我说你听着。自私的欲望不断膨胀着,我把我的表达当成对生活的发泄,所有所有的不满就这么在喧哗吵闹中结束了,这大概就是宿舍对我来说最好的地方吧。我们彼此之间就是这样交流着,我们在吵闹中感受彼此的深情。我慢慢去习惯这种方式,直到那一天,那一天你脱口而出的语言将我的厌恶之感激发。不知为何,大概是我被保护的太好了,在我的记忆里没有脏乱的语言出现,我讨厌那些满口胡言的人,那些脏乱的言词是我难以接受的,我无法控制,当你脱口而出时,我便给你贴上了不好的标签。纵然这是错误的行为,但对我来说,你已然是我无法接近的世界,那个世界的人。
性格孤僻者改变自己很简单,可是人格孤独者呢?改何去何从呀。人们都说叔本华是悲观主义者,可是看看这个世界,他真的是悲观吗?我不认为这个世界比叔本华所言的好太多,他不过是看到这个世界的本质吧了。至少在这个小世界里,我就艰难的活着。我尽力去融入,以此改变自己的性格孤僻症状,然而人格孤独却更加孤独。我不停地与这个世界的每一个人交流,去不断接受自己不喜欢的生活方式,可是,价值观呢?我无法结束。我可以混入人群,尽情享受这个世界的欢愉,可是当夜幕降临,一切归于平静后,我开始深思,这个世界,真实而又可怕。因为这整个世界就如叔本华所说的那样,快乐是虚构的,痛苦才是真实的,我们不要想着去追求快乐,而是尽力去避免痛苦,才会是幸福的。这不是悲观主义,这就是真实。
从宿舍这个小小的几个人构建的世界里,我会不停地思考,不断地沉思,而后我看见了一整个孤独者构建的世界。我们迫使自己去交流去融入,不过是害怕孤独。在这个高度发达的信息时代,我们逐渐失去面对面交流的能力,我们可以和一个远在千里的陌生人聊天分享,却在身边人面前哑口无言。我们总喜欢用尖锐的语言与身边人交流,我们觉得这是由于熟悉感而产生的,我们以为这种方式最为亲切。甚至,在生活中若不怼人都无法过活,我们渐渐习惯这种方式,我们把它当做生活的排遣。可在这背后,隐藏着的大概就是我们无法独处,始终无法面对那份孤独,人格的孤独感。
我们需要搞清楚一个问题,孤独到底该何去何从。在我们普遍的价值观里,我们认为合群是一个人格健全的标志,这就自然使得愿意独处的人得到社会的鄙弃。而在这个主流价值观盛行的世界里,逆流而行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可是,你是想过独处给你带来的什么,那是与你心灵的对话,你可以看见你的灵魂,你可以看见你自己。若是如此,在宿舍这个小世界大概会减少不少矛盾与争论吧,我们便不再会那么在乎一起的外在了,外在不过是满足生存的条件,而不是一直对生活对生命的追求。真正的追求是求心,向内而生。多少宿舍关系的破裂是因为太在乎,在乎外部的一切,争吵于生活琐事,这就是人性,不是它过于丑陋而是它太过真实吧。思考至此,我们可以看到独处的力量,而这力量来着孤独,孤独着。至少,在我宿舍生活、社会生活的大多数时间里,我所感受到的欢愉来着独处的世界。
从宿舍到社会到世界,以自我悲观主义作为主线思考至此,我更加坚信悲观主义的力量,更加愿意享受孤独。或许我永远无法乐观向上,但我可以积极生活,做积极的悲观主义者,努力向前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