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是一种技巧吗?每个好故事的诞生,真的需要太多技巧吗?最近在读《讲述一个故事有五百万种方式》这本书,一开篇,作者便写道:“不要把写作当成一种技巧”。
在书中,作者以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为例,这位俄罗斯流亡作家讨厌文学的“现实主义”,认为伟大的作家应该集讲故事的人、教育家和魔法师于一身,尤其是最后一种身份备受他的推崇。
但是,我们每个人都是世俗之人,写作也变成了功利主义。而在作者看来,要理解文学、写作的意义,必须从精神和哲学的角度去探讨。
仅仅将写作当成技巧,将无法真正领悟文学之美,将无法写出具有精神和灵魂的文字。这条路很孤独,只有这样,才能在这个喧嚣的时代发现真理。
不过,每一个写作者都希望自己思如泉涌、妙笔生花。有的人具有天赋,有的人在踯躅而行。如何创作出一个好故事,是很多人想解答的疑惑。
正如阿兰·罗伯—格里耶所言,“小说家,比起本来意义上的创造者,这时候仅是一个简单的斡旋人,介于普通的凡人和一种隐蔽的强力、一种超乎人类之上的存在、一种永恒的精神、一种神灵之间……”
而这就涉及到作者想要表达的,关于写作的第一个问题——灵感。这是一种超越时光的东西,它召唤着作家去完成某种使命。写出《百年孤独》的马尔克斯、美国作家福克纳、俄罗斯诗人曼德施塔姆等都曾经受到这种召唤。
在《曼德施塔姆夫人回忆录》一书中曾提到,当诗人被召唤时,他无法摆脱,无论是喧闹和广播,还是同一个房间里的交谈,都无法盖过召唤的曲调。只有当一首诗终于完成,才不会再嗡嗡作响地令诗人痛哭。被控制之人才终于获得解放。
这种描述听起来是不是很形而上,有很多唯心主义的成分。但接下来,作者在书中讲到的很多诗人和作家的灵感来自梦。譬如英国诗人柯勒律治的长诗《忽必烈汗》,据其本人讲述是来自梦中,而梦醒后只抄写了50多行,就被人打断,待回来再写时,发出那曾经澎湃的诗句已消失殆尽。
还有西藏的说唱格萨尔史诗的神授艺人,他们有的根本不识字,往往是做了一个梦或大病一场后,就获得了这种能力。是不是很神奇?
灵感这种东西真的很玄妙。作者认为,这是一种个体无意识和集体无意识的交相呼应,从而在某一时刻形成类似于物理学频率共振的现象。
所以,爱好写作的你,当灵感的火花闪现时,千万要抓住它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