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兰,一个90后女生。学的是会计专业,毕业后曾经想进银行工作,通过关系最后只能进农业银行,不属于正式员工。每天站在大堂柜台告诉客户怎样办理手续?穿着体面的衣服,心里告诉自己:这样的生活并不是自己想要的。这份“来之不易”的工作,每天很轻闲,然而她的生活稍显紧迫。微薄的薪水,除去租房、吃饭、生活用品……一个月下来也所剩无几。工作地、住得地方成为了她每天两点一线的所有乐趣。
兰的父母一直在外面打工,从读书起父母就管得特别少。现在孩子工作了,看到她能在银行工作特别开心,经常提醒她:“你千万不能换工作,这份工作多适合女孩子啊!工作轻松、又体面,以后说不定还能转正呐!”父母这样的“教导”,让她在银行一呆就是三年。眼看着,亲戚朋友的孩子都结婚了,父母也急了,“你就不能在银行里找一个男朋友吗?你的工作这么好。”这样的话,在她的耳朵里不知道听了多少遍?前年的她,毅然辞了工作,没给父母打一声招呼,谁都想不到,最近听说她要准备在自己工作的城市里买房了。
如果好仅仅是工作的体面,生活中得有多少人活在的自己世界当中,过着日复一日的生活,连自己被OUT了,都情不自知,一个人的生活好与不好,只有自己知道。
02
怡,90后女生。读了个中专就出来工作了,不想去工厂的她,选择了幼师行业。在工作中,每天面对着那群活泼可爱的孩子们,开始觉得自己的潜能无限,生活不错。随着工作时间越长,烦躁不安、脾气暴涨,她只呆了一年就选择离开。去了武汉继续读书,从头开始,她告诉自己:我的家庭已经这么糟糕了,要让家里人过上好日子,得先让自己过好。父母认为这是一种特别自私的想法,我们好不容易让你出来赚钱,还让你读个中专,你现在觉得工作辛苦,却想逃避责任。
父母在老家种田,常年累月的积累,身体已出现各种毛病。弟弟在家里并不是省油的灯,经常索要更多的钱出去玩,送他上大学只因让他以后工作能更轻松些,一个三本的大学学费是如此的昂贵,对于一个农村的家庭来说,更难以承担。怡,曾经劝告过父母,可以让弟弟去学一门手艺,哪怕去当什么学徒,或许都比读书强。这些话在父母的眼里却是一种推脱不愿给钱和作为姐姐的不负责任。
怡,选择了读书。没有听父母的话,学费、生活费是自己通过兼职挣来的,在学习方面,更是不服输,每天起得比别人都早,只为了去图书馆占一个更好点的位置。兼职回来后,不忘完成作业,勤学英语,只因自己知道,工作不好找,如果不学扎实点,又能拿什么跟别人PK。去年的她,进了一家世界五百强,年薪很优越。她今天所过的生活,是她父母曾经不曾想象的。
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都不容易 ,原生家庭就是生活的重影,有些人在极力摆脱。部分人就生活在重影之中,浑浑噩噩。
父母那一辈是环境,教育的结果,他们也想努力变得更好,却无能为力。生活留给他们的只有疾病、衰老、思念。他们一遍遍的为我们的好,这是不可否认的,今天的我们,在生活的重压下,仅仅只是好,已经说明不了什么问题了。我们需要的是出色 、无可替代、变得更好。如果你的原生家庭并不能给你带来太多的幸福感,那么,你要告诉自己:首先要过好自己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