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应该是中小学阅读教学的主导文类,“包括故事、寓言、特写、传记、游记、杂文、说明文、议论文、科学小品等”,范围很广,其中说明文、议论文指的是具有生动性的说明文和议论文,统称为文学性的散文。事实上,文言文基本都是散文,比如《兰亭集序》、《庖丁解牛》、《师说》、《劝学》等等。这个问题之前我都从未想过。那么这样的认识有什么用呢?很明显,王荣生教授依旧在给我们明确“文章体式”的概念。
既然散文是主导文类,那么更应该多学习这方面的理论知识以指导教学实践。可惜的是,散文理论研究非常之少,王教授就提到了孙绍振的《散文审美规范论》等少量论著,他指出“散文理论研究缺位,散文解读理论几近阙如。”为此,对待散文教学,教师可能要付出更多的心血。
到底什么是散文?
王荣生教授并未给我们下定义。但是,我可以领悟到的是,散文是比较个人化的,私人化的情感和思想。每一篇散文都是浸染了作者心灵体验的个性表达,传达出的是作者个人的真情实感。
“作者之所以写散文,是要表现眼里的景和物、心中的人和事,是要与人分享一己之感、一己之思。我们阅读散文,是在感受作者所见所闻,体认作者的所感所思。”
为此,我从王荣生教授等的讲座中学习到了以下关于散文教学应该注意的几点:
一、要建立学生与“这一篇”课文的链接。
1、散文教学同样必须依据散文的体式来进行教学设计。
但一定注意的是,这并不意味着只教散文的共性特征,还必须教出“这一篇”的特质来。
因为散文是不拘一格的,尤其是现代散文。如果想用一种固定的套路去对付所有的散文,无疑又陷入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中。
“在散文阅读教学中,必须找准‘这一位’作者散文的特质,必须找到‘这一篇’散文的特质,包括所谈论的话题,所抒发的情思,所运用的言语。”
不同的作者的散文特质不一样,同一个作者不同时期的散文特质也会有所不同,所以在注意共性特征的同时,一定是针对“这一篇”进行阅读思考的。散文阅读和教学必须始终都在“这一篇”散文里。
2、借助散文中的个性化的语句章法去感受体认作者所传达的丰富而细腻的人生经验。
“散文阅读教学,实质是建立学生的已有经验与‘这一篇’散文所传达的作者独特经验的链接。”
王教授给我们举例指出,无论是朱自清的《荷塘月色》还是季羡林的《幽径悲剧》,都传达出了独特的人生经验。而因为独特,因为与我们不同,才需要我们去自己去读,去感受、体验和分享。
“作者的人生经验,融汇在他的语文经验里。”而他的语文经验则体现在他的那些个性化的语言表达中,借由这些语言传达出丰富甚至复杂、细腻甚至细微的东西。
”散文阅读教学,实质是建立学生的已有经验与‘这一篇’散文所传达的作者独特经验的链接。“(语文经验和人生经验)
二、应该避免的两个“走出”错误,避免丢弃语文经验,抽空人生经验。
1、在寻找个性化的言说对象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不可向外跑到“外在的言说对象”。
“作者的言语表达(语句)=所指(作者的所见所闻,即所描述的人、事、景、物)=外在的言说对象(即客观存在的人、事、景、物)”
王荣生教授举了《安塞腰鼓》的一个课堂实例的例子。其中的教学思路就是先通过学生初读课文,找到描述人、事、景、物的相关语句,接着通过这些语句了解所言说对象,即所描述的人、事、景、物,从中随意截取语句随兴谈论他们的印象、感念、联想、评判。还会借助其他资源比如打腰鼓的影片等等,使得师生在不知不觉中使得课文中哪些由作者主观化的人、事、景、物向外跑到“外在的言说对象。”更严重的是,有时还要延展到其他的‘外在的言说对象’,或许由百合花延展到荷花,或许由打腰鼓延展到奥运场面。”
这种教学设计,在身边包括自己的教学中大量存在,我之前并没有察觉过有什么不对。但现在细想下来,这样的教学设计最终学生能获得什么呢?百科知识吗?为什么不直接去从通过书籍、影片等等获取,为什么要读“这一篇”课文呢?这样的课堂确实一定语文味都没有,成了一个大杂烩。无怪乎外行人包括有的语文老师都会认为语文谁都可以教。
2、切忌从散文的“独特的情感认知”跑到概念化、抽象化的“思想”、“精神”。其中隐含的认识逻辑如下:
“作者的言语表达(语句)=所指(作者的所思所感,即作者的抒情和议论)=概念化、抽象化的思想、精神=‘外在的言说对象’本身具有的=学生应该具有的。”
比如《安塞腰鼓》中将作者的所思所感概念化、抽象化,探究出安塞腰鼓的“奋发”精神。并且不断渲染与强化被腾空的“思想”、“精神”,并企图让学生“具有”,再进一步挖掘或延伸对象的特质,形成口号式标语,如安塞人“对生命的渴望”、“对家乡的热爱”等等,最后教师激情结束,或者让学生谈谈收获。
上面两种方式的散文教学就是典型的“把语文上成了非语文”,它们抛弃了作者的“语文经验”。
“把作者的言语表达当作跳板,或者仅仅关注其‘所指’,而漠视其独抒机心的章法、个性化的表达方式、流露心扉的语句;或者把章法、表达方式、语句与‘个人化的言说对象’、‘独特的认知情感分割开,而演变为语言表达的所谓的‘知识’、‘技巧’。”
写的过程中,我突然产生了一个疑问,高考确实考的是主题、技巧之类,如果课堂上不讲这些,学生又如何考出成绩呢?继而我又想到,似乎高考考主题、技巧的并不是散文,而是小说。那么这就不影响了。可是转念一想,我又想起了今天开始读的《小说教学教什么》这本书,书里对归纳主题相当反感,认为读小说并不需要可以去想主题,最重要的是过程,是参与小说所展现的另一种人生。当然,此书才开始看,后面的内容还未知。但就目前所看到的一点信息来看,我还是挺有疑惑的,该如何去理解和权衡王荣生教授所倡导的教学理念和实际教学中面临高考的压力之间的关系,尤其是我即将第一次进入高三教学。抑或是我对高考语文试题的理解还不到位,我还没有钻研过高考卷子。我准备开始去琢磨。也许并不是我想的那么简单,如今的高考语文它其实就是再考学生的语文经验,考出他们的语文味。如果真是这样,那实在是太好了。我将更有动力和信心朝着王荣生教授们指导的方向前进!
写于202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