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不是有这种困扰,买了很多书,却没有时间去读,并且总羡慕于别人的一年多几百本书。我要说的是,不要盲目的羡慕首先得确定一下这几百本书是什么书,再确定一下他们是怎么读的,于是你就明白了,其实,我们也可以!
一直都困扰自己的书,买了一大堆,却没有时间看,于是就开始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到底我的时间去哪儿了?怎么样阅读才是有效阅读?很庆幸从小六老师那里我知道了,秋叶老师的《如何高效读懂一本书》更清楚的知道了无论是哪一种类型的书籍,你在阅读这本书之前一定要很明确的知道:我为什么要读这本书,我想通过阅读这本书解决什么样具体的问题?只有强烈的带着目标去读,这本书才能更大效用的为我所用。
比如今天翻开这本书的时候,我就问自己,怎么样才能够把手里的那些书读完?有没有什么更好的办法?
当我读到第46页的时候我就笑了,因为这本书已经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之前我也是这样想的,很多书如果当做“工具书”只用来查找,比如我需要这一块知识的时候我看一下目录,这里面有我需要的,那么我就快速的找到这个地方。我说的其他地方如果与现在的我,没有太大的需求,那我就可以把它放起来,有需要的时候再翻。
之前也有这样做,但也有一些纠结,觉得一本书就看那么几十页是不是就浪费了?那我现在才发现但我需要的东西在这本书里边找到了,并解决了我的疑惑,那么,这就是这本书最大的价值。如果说其他内容不是我现在想需要的,今天看了也只是碎片化的信息,如果我要再花时间去看,那只能是浪费时间,而不再是去学习知识了。
读了秋叶老师的《如何高效读懂一本书》,更确定了一本书并不一定是全部用来读完的,当然这样的书首先你确定它是实用性书籍,而不是文学,哲学类的书籍。
另外一个书里边还探讨了主题阅读,这是让读书更高效的一个阅读方式。《如何阅读一本书》里面提到的最高级的阅读方式,用彭小六老师的话来说是“最凶残的一种阅读”。之所以说它凶残,肯定也就是阅读量比较大喽。但是这也是阅读方法里面最有效最高效,收获最大的一种。
如何进行主题阅读?首先确定,一个感兴趣的领域,然后收集这个领域可以找到的图书、论文、网文进行阅读。
秋叶老师说:“如果确定了一个专题,那我想进行了一个领域的主题,阅读之后可能就会成为这个领域的专家。”我觉得成不成为专家是另一个问题,最关键的一点是像这样的主题阅读一定会让自己在这个领域里面能形成自己的一种观点和认识。而不是样样涉猎,却又样样稀松。反观我自己,这些年来看书也不少,可是为什么单个提出来某一个领域的时候,倒没有什么真知灼见,很大一部分就是因为没有进行主题阅读,形不成自己的知识网络,自然在这个领域里面无法形成更深刻的见解,只能人云亦云,真正说出来个子丑寅卯来却又不能。
说说快速阅读的方法。
即便是快速阅读,也应该有一个方式,阅读输入,写作输出,这都是不可或缺的东西,所以能看完一本书之后,并不是把它束之高阁,感觉自己学到了什么,其实,如果不用所谓的知识,也只是知识,或者甚至连知识都称不上,只能称之为信息,只有把这个信息转化成知识为我所用,它才能够叫做能力。学是为了用,实践。所以看完一本书之后,可以写一下思维导图,可以做读书笔记,也可以写书评。
在这本书里面,秋叶老师说了三种做读书笔记的方式:
第一,摘录精华作警句,适合心灵鸡汤书。
第二,梳理框架,图文讲解适合学科体系的书。
第三,切入角度,重点讲解适合结合现实吐槽的书。
不同的书有不同的阅读方式,又不同的读书笔记的方式,所以呢,每一种方法都要看适合什么样的书,就像我们穿衣服一样,不同的衣服适合不同的人群,穿错了可要贻笑大方的,阅读,如果找不准方法乱读,肯定会收效甚微。
在这本书里边,秋叶老师还提到一个拆书的阅读方式,他说是赵周老师提出来RIA拆书读书法,这是一个很不错的方法,就是大家对一本书的一段话进行阅读和思考。如果一定要说断章取义也未为不可,然后从这本书里边归纳出有效的工作思维和工作方法,变成自己可以应用在职场里面的技能拆为己用。这里面最关键的一点是拆为己用,通过学习改变行为,把知识转化为自己的能力。
当然不只是介绍这些里边还写了一些不同的书如何写书评,同时呢也介绍了不同的书如何来拆解?但是目前我主要研究如何阅读一本书,能够更高效的阅读更快速的阅读,所以这本书的,续篇已经足够解决我的问题。
不知道您现在是否对实用性书籍还有阅读的困惑,如果有,不妨拿出这本书看一看,说不定对你有很大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