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我是一刻,我们又见面了。
今天想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有没有这样的烦恼:
工作或学习的时候总是注意力不够集中,又或是耐不下心去投入在手头上的事情,这样的状态经常伴随着一天的活动,到头来学习工作的结果不尽人意,要不得加班加点完成,要不就是增加了明天的工作量。
我是一个很容易开小差的人,不论是曾经上课的时候还是后来的工作中,一些风吹草动都能够引起我的注意,即使很多事情和我并无关联。
虽然我能力不足时常是解不开困难的主要原因,但分散的注意力对我的学习和工作效率着实有着不小的影响。在我和他人的交流中,许多人也能够意识到自身存在这样的问题。
但是没关系!既然是问题,就一定存在解决问题的办法。
我尝试过不少提高自己注意力的办法,网络上也存在形形色色的经验,其中不乏改善环境、调整作息,以及各类时间管理法,这些办法对我而言也或多或少起到了一定作用,但我觉得这些方法都是治标不治本的,我始终认为,一个人要真正的改变,首要的就是内心的改变,是由内而外的自发性的改变。
所以我今天给大家推荐的就是一种由内而外的改变方式,那就是「心流」,相信不少人听说过这个概念,毕竟它已经“30岁”了。我也是久仰大名,只是一直没有深入的去了解。后来我读了心理学家米哈里·契克米哈赖的著作『心流:最优体验心理学』,至今也有近半年时间了,我一直让自己尽可能的去遵从书中的一些意见来指导日常的学习工作。
我可以拍着胸脯说:我的改变是翻天覆地的!
所以,你如果也存在和我一样的困扰,就得抬头挺胸,坐直认真听讲了!
因为原著是一本带有学术性质的心理学著作,讨论的最主要问题是如何通过「心流」获得「幸福」,这个话题太大,我们暂且就不讨论,先看看「心流」对我们学习和工作的帮助吧。
为什么要说「心流」
你是否在看书的时候会想到其他的事情,回过神来还要跳回几行去重新阅读?
你是否在考试或者某些工作接近尾声的时候,因为时间的紧迫而紧张焦虑?
你是否动不动就拿起手机翻翻朋友圈或者微博,晚上睡觉的时候总想再看一会?
举手让我看看都有谁)
这些情况都造成了一个结果——降低了我们本打算专注去做的事情的效率,进而花费了更多时间,也影响到下一个活动的顺利进行,循环往复,产生恶性循环。
在解释「心流」的含义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个概念,叫「精神熵」。「熵」是一个物理学概念,指的是一个「系统」从有序到无序的过程。举个简单的例子:
我们玩多米诺骨牌,当把一组多米诺骨牌搭建好的时候,在没有推倒之前可以把它视为一个整体,也就是一个「系统」,当我们把它推倒以后,牌就会变得东倒西歪,这时候它就变得更「乱」了,也就是它的「熵」增加了。
「精神熵」,就是指我们的的内心失去了秩序,因为注意力从某项活动中被分散出去,使得我们的内心「乱」了,也就是常说的注意力不集中了。
通俗一些来解释,就是我们精神上的注意力是有一个上限的,当注意力不断地因为各种事情分散出去的时候,你用在原计划上的注意力就所剩无几了。你试想一下,你能够一边读书一边记下电视里人说的话吗?能够一边卧推一边解题么?(谁都别去尝试呀!)
如果把我们的注意力简单的划分为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加上内心的思考几个部分,我们自身就是一个「系统」,例如我们在看电视,就需要运用到视觉和听觉,时不时还要思考一番,这已经花费了我们注意力的很大一部分,如果这时候有人让你闻某样东西,你就会动用你的嗅觉,并思考闻到的是什么,这时候内心的注意力就被分散了出去,也就是由「看电视」这样一个相对有序的过程到「需要注意电视节目又要思考闻到的东西是什么」这样一个相对无序的过程,也就是「精神熵」增加的过程。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在有烦心事,或者一个嘈杂的环境中,很难集中注意力做事情,因为增加我们「精神熵」的事情太多了!
理解完「精神熵」,对于「心流」就很好理解了。
心流是什么
「心流」其实就是指「精神熵」的反面,是我们的内心由无序到有序的过程,一种做事时的最优体验,即:
「抛开多余的烦恼,集中注意力,达到最高效的状态」
原著用「FLOW」来指代上面的含义,翻译成「心流」,对于我这种喜好东方武侠文化的人来说,还以为参考了金庸的小说呢。
作者做过大量的调查,被调查者描述他们最优体验时形容为「一股洪流带领着我」,听起来是不是有些玄幻的味道。
其实我们日常中经常会进入心流的状态,比如短跑时,我们会高度集中精神朝着终点线跑去,打游戏时就更明显了,当战斗进入白热化阶段的时候,我们甚至听不到外部的任何声音。
「心流」状态给我带来的最直接结果就是排除了多余的干扰,高度集中了注意力,并达到一种忘我的境界。
书中一位攀岩选手这样描述自己的感受:
越来越完美的自我控制,产生一种痛快的感觉。你不断逼身体发挥所有的极限,直到全身隐隐作痛;然后你会满怀敬畏地回顾自我,回顾你所做的一切,那种佩服的感觉简直无法形容。它带给你一种狂喜,一种自我满足。
怎么样,是不是和解开一道数学难题或者赢下一场艰难胜利那种爽快的感觉很相似。
所以我们追求的就是日常中进行各项活动的时候力争进入心流的状态。
可能这时候就有人吐槽我了:我有时候也很认真,比如写作业或者完成老板交代的工作的时候,但我并没有快乐和满足的感觉,这是为什么?
不要着急,接下来,我们来看看怎么能让人更好的进入心流状态,并解答上面的问题。
如何进入心流
要想更好的达到「心流」状态,要考虑四个因素:目标的来源、活动的难度、积极反馈的多寡、自我意识的强弱。
1)目标的来源
能够造成心流的活动,需要我们的目标是自己确立的,是能让我们乐在其中的。上面提到问题,答案在于这些活动往往不是我们自己确立的目标,而是被动的接受,在我们内心看来,这是活动更多的是一种负担,或者是为了结果和奖励必须经历的一个过程罢了。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学生高考完会出现一些报复性行为,诸如撕书、通宵上网等等。
但如果你是专注地看了一场刺激的电影,或者赢得了一场精彩的游戏胜利,你想要做的更多是回味过程,并想和人分享吧。
所以,在学习和工作中,要想更容易进入心流状态,我们更应该注重的是过程带来的益处,而不是结果。
学习给我们带来了知识的提升,同时帮助我们塑造人格;工作锻炼了我们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培养了我们的责任心。
伴随而来的成绩和业绩只是过程的附带品。
米哈里在书中提出了「自成目标」的概念,目标就是你喜欢做的事情,而非做这件事情的报酬。
开始时靠目标证明努力的必要,到后来变成靠努力证明目标的重要性
登上山顶之所以重要,只因为它证明了我们爬过山,爬山的过程才是真正的目标
2)活动的难度
要想进入心流的状态,活动具有一定的挑战难度是必须的,最佳的情况就是挑战和你的能力相匹配或者略高。
挑战的难度过高时,你会容易紧张和焦虑;挑战过低时,持续的活动会让你感到无聊。
举个例子:
你和世界冠军跑5000米,跑5次。
前两次世界冠军毫无压力的获得了胜利,并饶有趣味的看着你还在挣扎,但第三次开始他就觉得无聊了,因为结果完全没有悬念。
你前两次也感到兴致勃勃,因为想看自己和世界冠军的差距有多大,但之后你就开始痛苦了,因为你怎么都跑不过世界冠军,却还要完成挑战。
结果就是,一个人翻着白眼在前面领跑,另一个人无精打采的在后面抱怨。
所以,我们做事的时候要注意难度的安排,难度低的可以放在前面做,因为这样你可以不断地获得成功的快感,难度大的放到后面做,即使最后没能完成,你也已经做完了大部分,可以将挫败感降到最低。
就像上学的时候老师们总是强调的,考试时遇到难题先跳过,但有些人非要在上面卡壳很长时间,最后白白浪费了很多时间。
我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就是,在思考如何更通俗易懂的给大家解释「熵」的时候,想了好几个例子都觉得不好,索性跳过,先把后面写了再说。
3)积极反馈的多寡
对于这一点,对于电子游戏的设计者可以说是必修课,为什么你玩游戏经常停不下来,因为你在游戏世界里所做的绝大部分事情都会有一定的产出,打怪会掉落装备,杀人能够增长经验,一段超神的操作让全场玩家听到「Penta kill」,这能不让人上瘾吗?
回到我们学习和工作中也是一样的,只有不断的获得反馈才能给与我们继续下去的积极动力,这也是为什么有人说「成功持续带来成功」,可见积极反馈的重要性。
所以我们就要学会给自己设置反馈机制,可以是内在的反馈,也可以是外在的激励。
内在的反馈通常是通过自我反思来实现的,自我反思真的很有用,我们经常一股脑的投入到某件事情里去,完成后又马不停蹄的开始下一件事,这样我们会少了很多的收获。就像工作上讲究复盘一样,我们的各种收获都可以在自我反思中得到更好的沉淀。
外在的激励就多种多样了,也很适合刚开始训练心流的人,我一开始也经常给自己设置奖励,有时候是固定奖励,有时候是把许多奖励写在一个箱子里,完成了计划就抽取一个,不仅得到了积极反馈,还增加了惊喜。
4)自我意识的强弱
你们有没有见过这样的人,在学业上或者专业工作上,他并不算出色,但在公共场合他们总是能侃侃而谈;相反,有些人你知道他能力优秀,但是在公共场合总是紧张,发挥失常。
这其实就和自我意识的强弱有关,自我意识强的人,非常在意周围人对自己的看法,害怕给人留下不好的印象,或作出不妥当的事情,这就注定与乐趣无缘。这和我一开始说的能够造成心流的活动应该是乐在其中是相违背的。
比如我的同事找我借手机一用,我借给了他,下次他还来借,但是我并不想借给他,但是担心他因此认为我小气,甚至会和别人说,我这就是在意他人的看法。
那如果来找你多次借手机的是你喜欢的人呢?我想你极有可能是愿意的,你想着对方或许也对你有好感呢。
你看,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差别,因为借手机给普通的同事不是你的需求,但是借给你喜欢的人就成为了你的需求,这个活动让你乐在其中。
所以过于在意周围眼光的人往往就是不能够认识到自己的需求是什么。
其实谁都会在意别人的看法,人是社会性动物,社会就是由人来构成的,怎么可能不在意别人的看法的?
想要调整自我意识过强的问题,就需要认识到「真实自我」是什么样子的,并逐步建立起自尊。相对应的,外部对我们的看法和期待形成了「理想自我」「应该自我」
我这里有一份测试,是心理学家Fenigetein、Sheier和Buss与1975年编制的,用于测量内在自我和公众自我。
内在自我表示认知自我需求的程度,即「真实自我」
公众自我则表示在意外部因素的程度,即「理想自我」「应该自我」
大家可以用来测试自己的自我类型。
其中“0”表示完全不符合我,“4”表示非常适合我,“1、2、3”分别代表不同程度的符合和不符合。
1.我经常试图描述自己。 0 1 2 3 4
2.我关心自己做事的方式。0 1 2 3 4
3.总的来说,我对自己是什么人不太清楚。0 1 2 3 4
4.我经常反省自己。 0 1 2 3 4
5.我关心自己的表现方式。 0 1 2 3 4
6.我能决定自己的命运。 0 1 2 3 4
7.我从不检讨自己。 0 1 2 3 4
8.我对自己是什么样的人很在意。 0 1 2 3 4
9.我很关注自己的内心感受。 0 1 2 3 4
10.我常常担心我是不是给别人一个好印象。 0 1 2 3 4
11.我常常考察自己的动机。 0 1 2 3 4
12.离开家时我常常照镜子。 0 1 2 3 4
13.有时我有一种自己在看着自己的感受。 0 1 2 3 4
14.我关心他人看我的方式。 0 1 2 3 4
15.我对自己心情变化很敏感。 0 1 2 3 4
16.我对自己的外表很关注。 0 1 2 3 4
17.当解决问题时我很清楚自己的心理。 0 1 2 3 4
第3题和第7题反向计分。
代表内在自我的题目包括:1、3、4、6、7、9、11、13、15和17。
代表公众自我的是2、5、8、10、12、14和16。
对大学生群体而言,内在自我的平均得分为26,而公众自我的平均分为19。
一个人的自我认识和外界影响时常会产生冲突,这就使得我们经常做出痛苦的选择,解决冲突的办法就是建立「自尊」,关于自尊,还有很多话题可以说,给大家推荐一本很好的心理学书籍『自尊的六大支柱』,看完你将会对自尊的认识有一个深入的了解。
不经意间写了这么长,一天又过去了,不过我的目的就是希望能把我看到的、学到的好东西分享给大家,和大家以前变得更优秀哈哈。
其实还有很多东西可以给大家分享,只是没办法一次性写在一篇文章里,所以快关注我吧,以后还有更多好东西分享给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