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大声说话,拿碗筷小心些,千万不要掉地上了!”儿时,过年的时候,每年的腊月二十三晚上,我做吃晚饭前的准备工作——端碗、拿筷、端菜时,母亲总忘不了叮嘱我这样几句话。
老家都有这样的习俗,每年的腊月二十三晚上的晚饭,每家都要做一桌新鲜的饭菜,绝不能有剩饭、剩菜。因为这一天很重要,我们乡下叫做“供灶”,也叫“过小年”。(其实在宜宾当地,很多地方都没有这样一个习俗。2018年的7月我去湖南长沙,在长沙一打听,才知道长沙当地都有腊月二十三晚上过小年这一习俗。听祖辈说过,我们祖先是从湖南迁过来的,单从为一习俗来说,看来这是真的。)
傍晚时分,母亲用甑子蒸好饭,就开始煮洗干净的腊肉、香肠、腊猪肝、腊猪心、腊猪舌片等等。因为这一顿饭基本都是烧干柴,所以母亲还有时间去准备一些新鲜蔬菜,比如萝卜、油菜苔等等。
腊肉、香肠等腊制品煮好了,母亲将这些东西从锅里捞起来放入盆中,以待切片,再将洗干净、被切成方块的萝卜倒入锅中煮汤。母亲在菜板上切腊肉、香肠等,我和妹就坐在灶台前的板凳上,一边看灶炉中需不需要添火,一边看母亲切腊肉、香肠、腊猪肝、腊猪心、腊猪舌片。
一阵阵的腊肉、腊制品的味道,不时被我们吸入鼻子中,浓浓的腊香味,令人回味悠然、无穷向往。要是在平时,母亲会让我们品尝几片。但是,今天不行,因为今天是特殊的日子——“供灶”。只有待会儿母亲把所有的菜品准备好,端上桌后,父亲举行完一个仪式,我们才可以吃。
母亲把切好的腊制品分装放入盘中,我和妹就把它们端出去,摆在堂屋中的桌子上。
父亲已准备好祭拜用的香、蜡等等。四方桌上,每边各放了一套碗筷,里边盛上热气腾腾的米饭,碗上方放着一双筷子,桌子中间放着切好的各类腊制品,父亲就开始在堂屋正前方的土地前祭拜祖先了。
父亲点燃香和蜡,一边烧纸一边说着一些祭拜的话,意思大概是:祖上的先辈们,今天是腊月二十三晚上,大家都来领啊,钱财虽少……保佑我们来年红红火火……同时作三个揖,然后回到饭桌的下方位置,对着桌子作三个揖。
我和妹也学着父亲的样子,边烧纸边祈祷我们的心愿,然后再分别向祭拜地作三个揖,然后回到饭桌下方作三个揖。
父亲在堂屋外的坝子里点燃了鞭炮。鞭炮声音,震耳欲聋,我和妹忙用双手捂住耳朵,躲在门后。等鞭炮放完,我们还要去看看是否有没有炸响的鞭炮,有的话,还要捡起来,留着玩。
鞭炮放完后,空气中还弥漫着一股浓浓的火药味。那气味,在儿时的记忆里,似乎并不刺鼻,而且我还觉得非常好闻。
放完鞭炮,父亲对着桌子说上几声客气的话后,从碗上放下筷子,我们一家人,就可以围坐在一起吃饭,品尝美味的饭菜,过小年了。特瘦的肉,好吃的东西,母亲总是舍不得吃,总是让着我们吃。
晚饭后,母亲收拾完毕,还要在灶台前举行一个仪式——祭拜祖先和灶神。
过了今晚,在我小小的心里面,又多了一个盼头。因为过了今晚,从明天开始,就可以盼着吃团年饭了。
团年饭,在我们乡下当地,不仅仅是大年三十晚上的团年饭,也是腊月二十三过后至腊月三十之间的一次重要的吃饭仪式。
如今的我,不再年轻。但每一年腊月二十三晚上,回到乡下,母亲总要准备一顿丰盛的饭菜,父亲总要举行一个吃饭前的仪式。
饭局依然,仪式依然,我难忘的过小年,我盼望的过小年!
#羽西X简书 红蕴新生#
活动传送门:https://www.jianshu.com/p/ee05f7eff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