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看到男人打女人,大人打小孩,出于同情和人类的同理心,我们会本能的站在相对弱势的一方,指责强势的一方。
但是面对因为遭受精神虐待而产生绝望情绪的受害者,则普遍认为是受害者意志力不坚强,不能疏导自己的情绪,甚至认为其是自作自受。
为什么有人宁愿容忍婚姻里无休止的折磨,也不选择离开?
为什么有人会忍耐办公室欺凌而不选择放弃一分工作?
受虐者是傻,还是缺少生活能力?为什么对施虐着无限容忍,听之任之?每次暴虐事件,总有很大一批人对受害者的心理创伤熟视无睹,打着恨铁不成钢的名义,责怪受害者,为什么不报警,为什么这么软弱,为什么不早点离开……
《冷暴力》全方位解读了婚姻,家庭,职场中精神虐待的本质,方式,成因。
精神虐待的特征:
1.总把责任推给对方,通过贬低他人来维护自尊。
2.不当的行为是长期的,不断的发生,对受虐者产生极大的心里破坏力。
3.不带感情的理性,不把受虐者当人看。
精神虐待发展到一定阶段就会产生行为虐待(暴力),但长期的行为虐待肯定伴随着精神虐待。施虐者并不把受虐者当成和自己平等的人,通过语言、姿势、文字不断打击对方的人格,从而获得快感。
婚姻中的精神虐待
1.掌控对方(包括心灵和肉体),另伴侣深陷内疚无法反抗。
2.拒绝直接沟通,言语攻击、暗中伤人将对方贬低为无用失败的人。
受虐者的过度忍让 ,和施虐者一起成为伤害自己的帮凶。而受虐者最初会因为“当初他是一个很好的人”对施虐者抱有幻想,因为孩子、家庭稳定 、别人的闲言碎语不断降低底线,容忍施虐者的暴行。长期的精神虐待使受虐者的人格完整和认知出现严重破坏,过度忍让,让受虐者的外在现实和心理现实的接线模糊。怀疑自己是否想太多,无法分辨是否真的遭受虐待。
书中提到婚姻里本该心怀内疚的出轨者为什么反而成为理直气壮的施虐者。出轨者新关系的发展 ,必须以仇恨旧伴侣为基础,才能减轻内心的负罪感。把坏事投射到对方身上,让对方变成替罪羊,才能心安理得。参见,精神虐待的特征——把责任推给对方。
所以婚姻被虐待的一方,不要试图通过情感来感化施虐者,早点离开,及时止损才是正途。
家庭中的精神虐待(针对儿童)
因为受虐者是儿童 ,没有分辨能力,更没有反抗能力。这种精神虐待常常打着教育的幌子,受虐者无法打破、周围人也不易觉察。直接精神虐待和因父母婚姻不幸产生的简介虐待常同时发生。
直接精神虐待:
1.言语的攻击。
2.虐待、贬损的行为方式。
3.拒绝给以爱和亲情。
4.对儿童提出能力之外的要求。
5.相互矛盾,不可能做到的管教指示。
羞辱性的言辞和暗示,对孩子人格的成长形成负面制约。父母的评判就是孩子成长的镜子,当他没有见过另一面镜子 时,他真的以为自己就是镜子里的样子。
间接精神虐待:
1.父母之间无休止的羞辱另一个人。
2.施暴者的恨意从配偶转移到子女(毕竟孩子的出生因为另一半,而且比大人更容易操控)。
父母各说各话,立场相反,儿童的心态一直处于矛盾和胆颤心惊中,不能建立完整的自我。父母虐待试操控 ,要求孩子驯服、听话会逐渐剥夺儿童的感知能力和判断力。
父母对孩子施虐不是因为孩子的行为,而是孩子的存在本身。没有爱是一种系统化虐待,足以把孩子的内在彻底摧毁。
如果婚姻中已经丧失信心和判断力的受虐者,为求自保不断退缩,最终留孩子独自面对施虐者。无痕迹、不流血 、孩子仍然活着,但已失去灵魂。
昨天看到一个高中生跳楼自杀了 。我写诗的朋友说,有些哲学不是来验证的,因为无需验证,譬如热爱生命。那么一个青春期孩子到底要多绝望,才会自杀?父母、师长真的一点责任都没有吗?
职场精神虐待
职场虐待和其他虐待的一样,重复持久的挑战和羞辱,使受虐者失去判断力,陷入自我怀疑。
职场作为一个组织, 团体的作用更为明显。
聚集成群的人,他们的感情和思想全部转到同一个方向,他们自觉地个性消失了 ,形成一种集体心理,受集体精神统一的支配。——《乌合之众》
团体不是个人相加的总和。在虐待人的团体中,引诱顺从的人聚集,有人抗拒立刻就会受到集体的排斥。原本有道德的个体, 因为受到无道德的人的领导,变的毫无判断是非的能力,成为施虐者的帮凶。
作者在书中提到收集证据,上诉等方法,在我国大多数人很难做到 ,如果受到被排挤或感觉不舒服,直接走人就好。
所有的精神虐待都包括人格腐蚀和掌控关系。
受虐者经过施虐者的洗脑,人格四分五裂,失去判断力,无力反应,精神在知与不知 之间游移。施虐者则不断逼迫,当受虐者出现极端态度,行为不当,就会惹恼周围的人,孤立进一步形成。施虐者越过分,受虐者越无力和受伤。如果没有外力的接入或者爆发事件,虐待几乎成为死循环。
如何应对生活中的施虐者?
1.原则:停止为自己辩护。
施虐者拒绝真正的沟通 ,说话对他毫无用处,为自己辩解只会给施虐者找到更多借口歪曲事实,纠缠不清。
2.行动。坚决行动, 不畏冲突。
不要被施虐者一时的伪装所骗,也不给自己找各种理由和牵绊。如果有孩子 ,请记住:你得救,孩子才会得救。
3.心理对抗。
心理干预重建自身防御体系,可能需要很长时间或者永远不能恢复,接受被虐待的事实,重新开始生活。
4.法律接入。
避免双方任何接触!避免双方任何接触!避免双方任何接触!
我们得出一个很悲剧的结论,受虐者常常是那些有良心又天性爱责怪自己的人,因为善良被蒙骗,因为生命力被施虐者觊觎,因为容忍不能逃脱。
古典谈到现代社会高手的心智关键词:开放、专注、迟钝、有趣、简单、善良、可激怒。可激怒我认为就是有原则,又底线。原则顺应着价值观,连接着选择和行动,具有明确的导向性。
善良没有错,但是有原则的善意,才不会给魔鬼可趁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