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雷家书》一书收录了从1954年到1966年6月间的傅雷夫妇与儿子的186份书信。其朴实简单的话语中既有对儿子的嘘寒问暖,也有对儿子的谆谆教导,书信之中表达的人生哲理更是促成了一代钢琴大师傅聪的成才,作为优秀翻译家,评论家的傅雷先生,一身笔耕不辍,翻译了大量的文学作品,其教育后辈的方式不是简单的说教,而是不间断的言传身教。从为人处世到谈婚论嫁,从柴米油盐到创作艺术,傅雷夫妇都是儿子成才路上的领航者,一步一步的带领儿子走向了巅峰。
追求真理和艺术第一
建国初期,傅聪被派往欧洲留学学艺,有过留学经历的傅雷知道留学的艰辛,在对儿子日常的关爱问候过后,叮嘱最多的便是希望儿子可以永远追求真理,将学业与艺术永远放在首位,多学多练多反思,书信之中不经意提起自己的工作状态,无非是想给儿子实力一个好的榜样,希望儿子在外即使难熬,也要做永远都真理主义者,永远将艺术放在第一位。这种对于真理孜孜不求的求知态度无论何时都是值得拥有与实践的。
不忘师恩和家国情怀
一日为师,终生为师。傅雷夫妇在书信中,经常就文化,音乐等展开交流,教导儿子对于恩师应记得定期拜访,多多交流,在去各地演出的时候,始终记得自己是中华儿女,绝不做对不起祖国和人民的事,从小的这种爱国主义早就在少时的傅聪心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象。
读书冥思谨言慎行
在1955年12月的几份信中,傅雷给儿子寄去了毛泽东的《史记论》与《矛盾论》等书籍,鼓励儿子在练琴学艺的同时博览穷书,开阔视野,尤其中国优秀的传统诗词和文化精髓,更是要细细琢磨与吸收,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视角与思考问题,总结思索结果。到后来国内政治环境的影响和诸多亲身经历,夫妇二人劝诫儿子要谨言慎行,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制订计划,学会生活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书信的很大笔墨都集中在了对于儿子艺术创作的指导上,督促儿子事无大小都应做好计划,然后不打折扣的去执行。以高效迅捷的执行力著称的傅雷现实对于工作的一丝不苟和认真到位的艺术追求潜移默化的感染了傅聪,其后来多次提及的理财与节支更是培养出来勤俭清心的优秀品格,使其成长之路越走越宽,越走越顺。
感同身受,照顾家庭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在得知儿子交往了女朋友的时候,傅雷夫妇用自身的实例想儿子讲述婚姻的感悟,择偶的标准。朱梅馥更是希望儿子体贴儿媳,照顾家庭。这种知书达理的理性引导儿子组建新的家庭的方式或许值得当今我们许多为人父母的家长学习和借鉴。
劳逸结合,爱子心切
儿行千里母担忧,儿女在外,父母不求大富大贵,只求吃饱穿暖。知晓儿子一忙起来就废寝忘食和各地演出的奔波劳累,做父母的看在眼里,疼在心上,字里行间都透露出父母深深的爱与疼惜,但玉不琢不成器,为了有朝一日成才报效祖国,实现价值,傅雷夫妇只能强忍思念,靠书信来宽慰相思之愁。
家教国风,是一个家庭,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得以新盛发达的根基,历朝历代上至一朝天子,下至黎民百姓,都注重家庭的教育。傅雷家书虽然是傅雷一家的家庭书信,其中所传递的求知做人,追寻真理的感悟却永不过时,更加历久弥新。其中的关于婚姻与爱情,唯物辩证的思考更是精彩至极,值得我们用一生去实践与创新。
知子莫若父,家书抵万金。大家都是第一次做父母,第一次做儿女,当不知如何教导儿女,面对人生困惑的时候,不妨泡一杯清菊,伏案书桌,打开傅雷家书,阅读经典读物,感悟育儿心得。
最后,摘录五条精彩语录与君共勉,愿我们都可以构建美好家庭,创造幸福生活。
1.老是蒙着自己,不正视现实,不正视自己的病根,而拖泥带水,不晴不雨地糊下去,只有给你精神上更大的害处。该拿出勇气来,彻底清算一下。
2.人一辈子都在高潮——低潮中浮沉,惟有庸碌的人,生活才如死水一般;或者要有极高的修养,才能廓然无果,真正的解脱。只要高潮不过分使你紧张,低潮不过分使你颓废,就好了。太阳太强烈,会把五谷晒焦;雨水太猛,也会淹死庄稼。我们只求心理相当平衡,才不至于受伤……慢慢地你会养成另外 一种心 情去对付过去的事;就是能够想到而不在惊心动魄,能够从客观的立场去分析前因后果,作将来的借鉴,以免重蹈覆辙。
3.唯有艺术和学问从来不辜负人;花多少劳力,用多少苦功,拿出多少忠诚和热情,就得到多少收获与进步。
4.人人都有缺点,谈恋爱的男女双方都如此。问题不在于找一个全无缺点的对象,而是要找一个双方缺点都能各自认识,各自承认,愿意逐渐改,同时能彼此容忍的伴侣。
5.世界上最有力的论证莫如实际行动,最有效的教育莫如以身作则;自己做不到的事千万别要求别人;自己也要犯的毛病先批评自己,先改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