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这几天,《流浪地球》获得了一片赞誉,大家都说这是中国科幻片里程碑般的巨作,可以和好莱坞大片一比高下。但我被吊足了胃口后再去看此片,不得不说有些失望。
平心而论,《流浪地球》确实好于春节档的其他影片,我们也很欣喜地看到国产科幻片的进步,但这并不能说明它就是一部优秀的作品,至少离我的预期还有相当大的差距。由于篇幅和技术等原因,《流浪地球》对原著进行了一系列的删减和更改,但可惜,把最吸引我的地方都给改掉了。
1.关于地球发动机
在读《流浪地球》的原作时,我印象最深的就是这段话了。
这时,我突然想起不久前的一堂哲学课,那个憔悴的老师给我们出了一个谜语。
“你在平原上走着走着,突然迎面遇到一堵墙,这墙向上无限高,向下无限深,向左无限远,向右无限远,这墙是什么?”
我打了一个寒战,接着把这个谜语告诉了身边的小星老师。她想了好大一会儿,困惑地摇摇头。我把嘴凑到她耳边,把那个可怕的谜底告诉她。
死亡。
这是原著中男主角在第一次看到地球发动机时的感想,这些占据了半个天空且比珠穆朗玛峰还高的金属巨峰,实在是太触目惊心了。
为什么看到地球发动机会想到死亡呢?我的理解是,人类虽然决定采用“流浪地球”这个计划,通过地球发动机来拯救自己,但这些发动机在还没有使地球启程时,已经让地球面目全非了:没有了四季晨昏,到处都是刺眼的等离子体光柱,高温融化了极地冰川,潮汐吞没了大部分城市……
这些巨大的金属山峰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承载着人类延续的希望,但看到它就想起地球面临的命运——在漫长的外太空流浪中,不知道还有多少苦难在等待着我们呢。
但可惜,由于特效技术的原因,我们在影片中只看了一堆不知所云的设备和一些远景的效果,丝毫没有让人畏惧的感觉,更联想不到死亡。没有了那些残存希望而又充满绝望的复杂情绪,又怎样能让观众体会希望是比钻石还宝贵的东西呢?
另外顺便吐槽一下木星即将撞击地球的特效,我觉得还不如我儿子的科普书上的图片来得震撼。
2. 飞船派和地球派之争
关于地球要毁灭的科幻一点都不稀奇,但带着地球一起去逃亡才是这篇小说和这部电影的与众不同之处。
许多影评都在评论,这反映了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东方人主张天人合一,对家园的眷念被放大在了地球上面,所以才在地球上安装了发动机,一起带走。
我一点都不喜欢这种解释。《流浪地球》是硬科幻,要用硬科幻的理由来解释它才更为恰当。
原著中关于这一点没有讲什么大道理,只是用了飞船派和地球派之间的冲突来反映,特别有画面感。一个同学做了一个自然课的设计作业,模拟了地球的生态环境,虽然有严格的数学模型做支撑,这小小的生态系统也只能持续十来天。
“最近的有行星的恒星需要十七万年时间才能到那儿,飞船规模的生态系统连这十分之一的时间都维持不了。孩子们,只有像地球这样规模的生态系统,这样气势磅礴的生态循环,才能使生命万代不息!人类在宇宙间离开了地球,就像婴儿在沙漠里离开了母亲!”
由于篇幅的原因,这些理由在电影中根本没有体现,一开篇就是带着地球流浪,这难道不可惜么?
3. 真正的恐惧是什么
在地球流亡的时代,最让人恐惧的是什么呢?是大家一起在暗无天日的地下生活么?是上海奥运大厦和兰州拉面一起被冰封了么?不,绝对不止这些,流浪中最可怕的事情莫过于对未来的不确定。
原著中塑造了一个对太阳感到恐惧的氛围——当地球运行到近日点时,就会有地球要被太阳吞并的阴谋论,导致人心惶惶,草木生烟;而当地球运行到远日点时,人们又如同过年一样,因为这时太阳距离地球最远,给人一种虚幻的安全感。
而地球这样的变轨加速进行了15次,人类的精神像荡着宇宙秋千,一次比一起紧张,在这样的交替恐惧中度过了漫长的岁月。事实上,这苦难和艰辛永远没有尽头,要到2500年以后人类才能重见新生活的光明。
没有让人体会到对未来的不确定和对前途的绝望,影片再说起希望是多么宝贵,真的就只是在喊口号了。
4. 关于人性
原著中主人公的爸爸告诉妈妈,自己有婚外情了,要离家出走一段时间,厌倦的时候再回来。妈妈既没有高兴,也没有不高兴。这个时代的人们对爱情和家庭其实都是漠然的,死亡的威胁和逃生的欲望压倒了一切。
大家最关心的是太阳的状态和地球的位置,这种注意力高度集中的关注,渐渐从本质上改变了人性,婚姻和家庭观都已经变得松散了。
更不要提结尾部分的“叛变”情节了,那是对人性之恶最无情的拷问,也是小说最能打动人心的地方。
而不是电影想要刻意表达的亲情、家庭、牺牲精神。另外说一句,电影中想要凸显的父子情实在是太流于表面了。
从小说改编成电影,就像把一个圆球硬塞进方形的箱子里,势必要牺牲一些东西。可是把原著里最吸引我的地方都牺牲掉了,这样好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