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上班路上,看到两位中年男子在路边打架,年纪稍小的那位男子的爱人在旁边不停地和年长的那位道歉,说“他喝多了,喝多了,不好意思”,而那位年长的男子并不理睬这些,还是不停地出手打来,那位年轻的男子也不示弱,还是不停地还击,我也不知道是因为什么原因,要知道现在是早上6点不到,大清早打架,脑子肯定有问题,由于赶时间上班,我也不理睬这些,自个上班去了。
看到上面这个案例,我联想到了正在阅读的武志红老师的这本书,我想这两位男子应该是超级自恋的,双方都认为自己是对的,自己可以掌控一切,因此不顾一切地大打出手。我想尽管在打架过程中都很亢奋,但他们的内心应该是孤独的。其实,据我的猜测,应该是开车让道这件小事而引发的暴力冲突,如果其中有一位稍微做一下让步,这件事情就不会发生。
在评价别人的同时,也在说自己,其实我们大多数人的内心是孤独的,包括我本人在内,因此,我也开始思考孤独的根源,于是在看完武志红老师的《巨婴国》等三本心理学书籍后,开始阅读关乎人生孤独及破解孤独的书籍,我不奢望通过这本书真正解决孤独的问题,假如从书中能够受到一点启发和感悟就满足了。
我们心中都有一堵超自恋的墙,我们都被圈在这堵墙内,令我们看不见别人的存在,也令我们看不到更大的力量,然而,只有真正看到别人的存在,我们才有机会走出孤独,并与他人建立起真爱的关系,也只有看到更大的力量并顺从这个力量,我们才能真正强大起来并获得真正的解脱,这就是全书希望告诉我们的核心思想。全书分为四大章节,分别是:拆掉自恋的高墙、为何我们越爱越孤独、给孩子知识不如给孩子爱及故事是追寻现实的载体。
因为自恋,我们才筑起高墙,把自己围困在里面,自以为是,总认为自己是正确的,都妄想控制这个世界,我们很容易执着于“小我”中,这时“小我”就是一堵无形的墙,阻碍我们内心深处的“真我”与外部世界建立直接的联系。
书中谈到的几个观点,我是非常认同,且可以解释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很多事情,值得分享一下:
第一、你必须听话,是父母的自恋幻觉。
读历史类小说,我们发现,那些大权在握的人,最喜欢玩这种游戏,他们渴望自己什么也不说,属下就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如果某个属下能够做到这一点,他们就会倚重这个属下;如果某个属下不能够做到这一点,他们就会疏远和打压他。这就是典型的自恋型游戏,他们喜欢将自己的幻觉强加给别人,但自己说了别人才知道如何做和自己不说别人就知道如何做这种感觉就差多了。自恋型幻觉不仅在政治和社会中,更多的存在于情侣夫妻和亲子关系中。
亲子关系中父母常用的逻辑是:我对你那么好(A),你必须听我的(B),否则,你不是好孩子(C)。许多父母A是比较明确的,即他们是在付出,他们甘愿为孩子付出一切,但他们对B也是明确的,即你必须听我的,这样就造成了非常严重的问题,为了达到B,很多家庭就人为地破坏了亲子关系,最后进入了非常严重的恶性循环。但如何才能打破这种幻觉呢?一个关键是,测底明白自己做某事的初衷不是为了别人,而是为了自己。这是自己的选择,自己应该为这个选择结果负责,而不是别人(孩子)为自己负责。
很多时候,我们所谓的屈从于别人的压力其实是在逃避责任。例如孩子们总是说,我是在为父母学习;在单位里,总是听到同事在说,搞砸了的原因是某位领导要求这么做,在朋友聚会时迟到了,总是说是某某同学把路线告诉错了等等,其实这些人都是在逃避责任,我想问,在做这些决定初期,我们有没有真正思考过并给出正确的意见呢,既然我们接受了,就应该承担相应的责任。
第二、站在对方的角度,理解就能达成。
书中讲到了语言学家保罗想教会他的狗罗利说话,由此弄清楚他的妻子露西死因的故事。露西从自家院子里的苹果树上掉下来时,罗利是唯一的目击者。保罗猜太太是自杀,但太太为什么自杀,他想罗利一定知道答案,所以决定教它说话以弄清楚答案。
我们每个人都存在“好我”和“坏我”两方面,大多数时候,露西展示的都是“好我”的一面,于是保罗一直以为露西是“好端端”的,却不知道露西的“好我”是她努力的结果,同时他一直在极力压制她的“坏我”,每当“坏我”突破这种压制极限时,她都有想杀死“坏我”并杀死自己的冲动。露西一直在给保罗讲他的绝望,但保罗一致没有重视这一点。保罗希望要一个孩子,而露西一直在抗拒这一点,当保罗把他的梦想强加给露西而不理解她的心理感受时,这或许是露西自杀的真正原因。
《圣经-创世纪》中写到,原来人们说一种语言,他们齐心协力要建一座通天塔,上帝想阻止这个工作,于是让人们说不同的语言,当语言不同时,这个塔就建不下去了,这就是“巴别塔”的含义。如实地看到恋人或妻子的真实存在,爱妻子本来的样子,而不是自己头脑中构建的形象,这也是我们活着的人努力做到的一点。如果保罗能够多理解露西一点,这个悲剧就不会出现,而达到理解并不难,只要站在对方的角度上,认真地思考对方的逻辑就可以了。
第三、正确认识内在关系的四种模型,强化“我行,你也行”。
所谓性格与人格,其实就是“内在父母”与“内在小孩”的关系。这个内在关系模式分为四种,即第一种是“我行、你也行”;第二种是“我行、你不行”;第三种是“我不行,你行”;第四种是“我不行,你也不行”。假如父母爱自己的孩子,同时又给与孩子自由,认可孩子独立空间和能力,那么这个孩子很容易发出出第一种关系模式,即对于周边关系处理是基于我行,你们也行的健康模式。
对社会危害最大的是“我行,你不行”的模式,这样的人,他们处处要自己说了算,并且不能接受别人展示自己强大的一面,他们要么用霸道的方式,要么用巧妙的方式,让周围的人感到自卑,从而将自己“我行,你不行”的内在关系模式充分展现在他的外部关系中。
例如在现实生活中,有些公司的领导喜欢招聘窝囊废,他们往往招聘一些能力比他差很多的窝囊废,明显能力很强的人他们不要,就挑那些能力欠缺但喜欢拍马屁的人,所有人都知道这些人能力欠佳,但公司还是将他们留住。对于能力较好的员工,领导也习惯于在任何场合打压他们,出现这种畸形管理的原因在于这些领导超级自恋,为了满足他们内在的“我行,你不行”的内在模式。
第四、不要把坏苹果和好苹果放在一起。
把一个坏苹果和好苹果放在一起,好苹果也成了坏苹果。这个道理很简单,但太多的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会将“好苹果”和“坏苹果”捆绑在一起,结果孩子身上的那些“好苹果”也变成了“坏苹果”。我国孩子普遍经不起挫折,很多专家认为是溺爱的结果,其实溺爱未必是孩子低挫伤的杀手,重要原因是父母为了孩子听话而采取了要挟的手段。如你在事情A上不听我的,我就剥夺你在事情B上的好处。
这样的做法导致了挫折的扩大化,假设事情A是一个问题,而事情B本身就不是问题,那么父母使用要挟手段将事情A和事情B捆绑在一起,这时坏苹果就发挥作用了,因为问题A这个坏苹果和问题B这个好苹果捆绑在一起了,事情B也被感染成了坏苹果。要解决这个问题,答案其实很简单,就是要学会就事论事,遇到了什么问题,就把这个问题作为一个单独问题来处理,而不是把其他问题搅进来。
在书的最后一章,故事是追寻现实的载体,讲述了一系列经典的故事,并推荐了一系列心理学的名著,如《追风筝的人》,《挪威的深林》,《情人》,《心灵捕手》、《守法公民》,《肖申克的救赎》等,其中最让我感同身受的是追风筝的人中的阿米尔少爷和同父异母的仆人哈桑,尤其是阿米尔少爷,他的内心充满了矛盾和折磨,他无数次的逃避和无数次的因为逃避而导致的内心的折磨,我们何尝不是这样呢?有时为了眼前的利益而牺牲了朋友,而当这位被欺骗的朋友还一如既往地对你好如从前的时候,你的心情是否和阿米尔一样呢?另外在《守法公民》中的一句话也深深地打动了我,"困难的不是做决定,而是接受,一旦你做了决定,就应该接受他,然后忘记它"。作为高度自恋的我们,能够这么轻松地就放下吗?
读完这本书,我最大启发是,很多问题的根源都在于我们高度自恋,我们自以为很爱对方,其实是爱上了自己强加在对方的投射,根本没有看到对方的真实存在,所以一直纠缠在糟糕的关系中痛苦万分。因此,摘掉这堵自恋的围墙,换位思考,理解并接受对方真实的存在,固化“我行,你也行”的内在模式,将这种内在模式投射到外在环境中,给孩子和家庭爱和自由,让爱流动起来,才能真正消除自己内心的孤独,回归身心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