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夜失眠,就翻开《红楼梦》。夜深神情恍惚,一派诗词里,突然读到宝钗的这一首咏柳絮,凌晨三点久久不能平静。
白玉堂前春解舞,东风卷得均匀。蜂团蝶阵乱纷纷。几曾随逝水?岂必委芳尘?万缕千丝终不改,任他随聚随分。韶华休笑本无根。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书中黛玉所作一贯凄婉哀绝,凭诗就能看出是一个心思极为细腻敏感的柔弱女子,而宝钗则一直冷静自持,诗中透出一丝男儿气概来,这一首更是石破天惊。
有人说这是她的野心与功利心。在诗词里,柳絮漂泊无根,身世凄凉,但宝钗却偏偏把它写出了冷眼旁观世事、心思洞明的的气魄。“万缕千丝终不改,任他随聚随分”,这样的霸气豁达,不为身世所伤感,又怎么能仅仅形容为入世之野心。
也有人说她是封建背景下典型的妇女形象,上青云只是美梦一场。她的确处世有道,做事圆滑周到,说话滴水不漏,但她不是愚昧的,不是陈旧迂腐而不自知的。君不见她规劝黛玉莫读《西厢记》之时,虽口口声声说要审罚黛玉,却也承认自小读过,如今来诘问只为黛玉处境着想,并非真要扛起卫道士大旗把黛玉逼到绝境。她始终是清醒的,并不是安心被教条管教,直至毫无头脑,相反,她聪慧过人,也看穿这世间的规则,做人规矩,不过是为了安身立命而已,就连无法青云直上,她也是清楚自知的,但世事是如此,人心也莫非只能沉寂?
黛玉和宝钗都才情惊人,但黛玉出口便是“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旁观者无法不怜之惜之,因为她的美和好,她的骄傲和脆弱,都是明明白白给人看见的,自然也轻而易举得人心疼喜爱;而宝钗却是隐忍冷静的,她帮助母亲料理家中事物,操心哥哥,体谅湘云,心疼黛玉,对身边每一个人都细致周到,却从不言自己的辛酸苦楚,于是便有人说她完美如瓷娃娃,了然无趣——黛玉喜憎分明,挑剔偏心,你便连她的棱角也会心疼,而对每个人都温柔的宝钗,却偏偏被奚落被远离?但想到此处,又明白她是事事万全的宝钗,也是清醒理智的宝钗,她心中自有她的天地,即使无人谅解,也不会自怨自艾。
黛玉似风中飘零之花,宝钗却像扎根大地的树。若不是生在那个依靠男儿的年代,何须“好风”,她自会深深扎根,向阳而生,拥有让人沉醉的美和温柔,更有让人钦佩的才和能力,生命如大江大河,自有天地。
后记:时隔多年,终于不是因为学习考试而读《红楼梦》,却终于读出了黛钗的惊人之美。想想两者皆为作者一手创造,却如在眼前,如亲眼看过,不得不叹服曹雪芹之才。知道最后是繁华落尽一场空,但她们却仿佛一直定格在一幅旖旎风光里,一颦一笑皆让人心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