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罗唱戏咯,静静的小山村打破往日的宁静。顿时就热闹起来,锣鼓一向这些老戏迷们再也坐不住了,80年代那时农村没怎么开发,相对比较保守,获取外界的途径几乎没有,人际交往不像现在可以做到随时随地,空闲时村里也没个什么活动,那时人又多,所以人们心中有种渴望。不管放个电影,还是皮影戏,都是拿出很大的热情。更别说唱戏呢。那时戏班子到村后,会敲锣鼓提示,唱戏前也会预练,也一直保留到现在。锣鼓一响十里八乡的老戏迷就会一传十十传百,有魔力一般,老远等会闻风而来。以至于我们这些不是戏迷的人,也对越剧产生了感情。
我老家住在三门小林山村,大势所趋, 村里大多数人外出务工,我也随着大军远离故乡。小时候在村里经常听父辈讲小林山早些年也就在爸爸年轻的时候村里有个戏班子,也会到各村演出,演员当然是村里的人,平常生活中外形或者性感具备什么样的特质,就扮演什么角色,我记得最多他们说的就是(三打白骨精)。也是一种农闲时的自娱自乐,也为村里赚点收入,只是不明白,后来怎么没延续。所以村里越剧演员很多,村民对剧目也是了如指掌,外来的戏曲在小林山不好唱,但凡有些出入,就会有人站出来说,记得有次闹的演员赔礼道歉了才肯罢休。一切都是源于对戏曲的热爱。
当我10岁左右时,我有个兄弟叫顺科带了一班戏,那时可能他们都是刚学戏的,到外面表演呢,怕人家砸场子,于是就在村里练习,不要费用,只要村里管饭,一来是练好本领。二来可以让村里老戏迷检查把关,这样可幸福死我们了,天天有戏看,夜夜有的玩。后来外接的活多了起来,在本村表演的次数一点点的少了,哥哥到现在还在坚持这一行,现在的(三门县浪花平调剧团)还在带着,也不知道就是当年那个戏班,还是后来的新队伍。
每年的农历初一是小林山的大节,其隆重盖过其他节日,这天是鹿拓平八王爷的寿日,也就是老百姓一种期盼,希望家人平安,子女步步高升,收入可以财源广进。这个时候都会请戏班子唱戏。一般一个星期左右,太多看的人也累,做的人也累,这一天已经成了习惯。本村人有个优势可以早早搬凳子放个好位置,十里八村的人会提前来,要不会错过,站在山顶看去,有老的,有少的,抱小孩的,他们都是同个目标,做个老戏迷。开戏前我们就把夏天准备的南瓜子炒了带去,看戏时,大人都是翘着二郎腿,一边品瓜子,一边专心看着剧情和旁边叽里咕噜说些什么,就像一个资深的点评老师,小孩就喜欢围在戏台周围看着吃灰。戏看的多了,虽然不会唱,但曲目和剧情都有些知道(征东)(征西)(五女拜寿)(一门四状元)(白袍)(红袍)等等太多了,每晚戏曲结束时也是风景,夜里基本带着手电筒,有的是火把,他们都会结伴回家,远远望去就像一条条火龙。随着年龄大了,我们都在远方,可是阻挡不了老戏迷的脚步,总很多不远千里回去看看那段身影。
平常的日子也会经常去看看那个戏台,回忆着少年的的种种,仿佛还能听到戏台传出的余音缭绕,戏在戏迷心里,早已融进了血脉,融入了灵魂,注定一辈子的戏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