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有三重境界之说:“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人生第一重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涉世之初,还怀着对这个世界的好奇与新鲜,对一切事物都用一种童真的眼光来看待,万事万物在我们的眼里都还原成本原,山就是山,水就是水,看到的就是实物,也不去深想,所以就相信事物就是自己看到的样子。然而如果我们对这个世界的认识仅停留在表面,我们终究是看不透其中奥秘的,最终会在现实里处处碰壁,从而对现实与世界产生了怀疑。
人生第二重界: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在虚伪的面具背后隐藏着太多的潜规则,看到的并不一定是真实的,一切如雾里看花,似真似幻,似真还假,山不是山,水不是水,很容易地我们在现实里迷失了方向,随之而来的是迷惑、彷徨、痛苦与挣扎,有的人就此沉沦在迷失的世界里,我们开始用心地去体会这个世界,对一切都多了一份理性与现实的思考,山不再是单纯意义上的山,水也不是单纯意义的水了。
人生第三重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这是一种洞察世事后的反璞归真,但不是每个人都能达到这一境界。人生的经历积累到一定程度,不断的反省,对世事、对自己的追求有了一个清晰的认识,认识到“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知道自己追求的是什么,要放弃的是什么,这时,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只是这山这水,看在眼里,已有另一种内涵在内了。
当我们的人生从第一重境界走到第二重境界的时候,我们觉得人生多了很多痛苦(迷茫,无助,忧伤,彷徨等),那人生如何才能从第二重境界走向第三重境界呢,在于自我的成长。在参加高平导师的教练训练营时,高平导师分享了一个“成长圈”的知识,很受用,分享给大家!
【痛苦】:当我们的人生进入第二重境界的时候,生活中就多了很多痛苦(迷茫,无助,忧伤,彷徨等),但是有些人一辈子都在痛苦中轮回(不满-跳槽-不满-跳槽……结婚-离婚-结婚-离婚……儿时按父母的打,为人父母后打自己的孩子……),而有些人萌生了“想改变”的想法,他开始去觉察,去思索如何改变……
【想改变】:一个人只有萌生了“想改变”的想法/念头,他才会去觉察,去思考,才有可能走向改变。不然他就一直在痛苦中轮回。“想改变”是一个人成长的转折点。有句话说得好“我们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一个人只有当他想改变的时候,新的事物才会进入他的思考范围。
【新元素/决定】:当一个人想改变,然后通过他自身的学习,觉察,思考,他有了新的发现和新的决定。这个是关键,是一个人的发心。但是有了发心,如果不去行动,他就仍旧只能在原地徘徊,打转。
【新行动】:所以新的元素/决定,一定要去到新的行动,如果这个人还是用原来的行动,那他还是不会有任何的改变,而当新决定无法实现的时候,会带给他更大的痛苦。所以要想去到新的状态,就一定要去践行新的行动。
【反思】:那新的行动是否一定会带你到新的境界呢?不一定!所以呢,我们需要反思,做很多的反思,去回看新的行动有没偏离自己的目标,有没带领自己走向新的更高的境界,是否需要调整。如果需要调整,又产生一个的新的元素/决定,然后是另一个新的行动。
【新状态】:当我们践行了新的行动,并不断地反思,再产生新的决定,践行新的行动之后,总有一天,你能到达你期望的那个“新的状态”,很多“新的状态”的累积,总有一天你能达到一个人生新的境界。
【举例】:曾今,我有个很大的“痛苦”:我害怕站在讲台上,当我接到一个任务要站在讲台上做一次内训的时候,后面的几天,我的两条腿都能莫名的发酸。虽然我有过讲课的经历,但是每次想到上台还是莫名的恐惧。然而我没有退缩,我萌生了“想改变”的念头,我觉得我能力可以,只是内心有恐惧而已。我下了一个“新的决定”:迎接挑战,克服恐惧。于是我去践行了“新的行动”,我去看心理学方面的书,我去参加各类自我提升的课,包括TTT课程,并在充足准备的情况下认真地开设了一次内训去实践。实践以后,我进行了很多的“反思”,反思我的课程内容哪些可以优化,我的讲课技巧哪些可以提升,我讲课中的状态哪些时候好哪些时候待改进等等。于是我迎来了我的一个新的状态:当要讲课的时候我不再腿酸,内心轻松了很多,那份恐惧不见了。
【总结】:人生没有白走的路,走过的每一步都算数。人生的每一个痛苦,那都是上天给你的一个暗号,暗示你可以去思考做出改变了。成长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是一个成长圈接一个成长圈的持续成长的过程。当我们走在成长的路上的时候,记得不忘初心,经常反思。低头走路的时候,不忘抬头看路,看看我们所走的路是否是去向我们要去的方向,是否能带到我们想要的那个“新状态”或“新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