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迫症、社交恐惧症的最佳自我治疗
对于强迫症与恐惧症,我们一直在寻找什么是最佳的自我治疗方法。我想在此引用一个故事:一个人被老虎追到悬崖边,只好纵身一跳以求生路。幸运的是,山壁上有棵树挡住了他,他一只手抓着树枝,摇晃着,上方有老虎踱着步,下方几百尺则是尖凸的岩石,它绝望地高声大喊:“救命啊,谁来救我!”突然有个身音回答:“我来也。”这个人大叫:“神啊,神啊,是您吗?”又有回应:“是的。”男人心里恐惧极了:“神啊,拜托,我什么都愿意做,只要您肯救我!”神则回答:“好,那么就放手吧。”男人停顿了一下,然后大叫:“还有其他人在附近吗?”
韩非解析: 各位,如同以上这个隐喻故事,面对恐惧时,把自认为是救生索或救命稻草的事物放掉,是我们最不乐意做的一个动作。
逃避、压抑、旅游转移、喊口号、或每晚三杯红酒/二锅头,都是我们试图避开“虎口”和尖凸的岩石的方式。在过去数年里逃避恐惧的习性已经渗入了心智系统与生活的每个层面,恐惧使我们无法好好地爱自己、爱他人、无法活在全然的时光里。
诚然,有谁不曾经历过恐惧?有些潜抑在第八识深处的暗能量在夜深时袭来,我们怕到无法继续生活;恐惧是我们胃里紧张不安的感觉,是心里的酸楚和压迫,它是勒紧我们喉头的紧绷感;恐惧是胸口剧烈的心跳,是我们加速的脉搏;恐惧让我们难以呼吸,使我们的气息又急又浅;恐惧告诉我们,我们已身陷危险,急迫地驱使我们抓紧时间找到背后的那份受苦的意义;恐惧告诉我们现在如果不做点什么控制的事情,等下会溃堤,它试图用这些一波又一波的情节妄想来奴役我们的心;恐惧还一直在背后囔囔,我们会失去身体健康,失去朋友,失去家人,失去快感,失去稳定的收入,甚至失去全世界……
简而言之,恐惧就是对未来痛苦的预想,恐惧最初的程序是我们不恰当的执着心,分别心,妄想心,颠倒颠的病症,一种根深蒂固立即原始心气反应的【神经链】与【恐惧印痕种子】。这些自我防御性的冲动反应最初来自于我们没有能力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又害怕失去已经得到的,以及对于拥有的永远无法感到满足的习惯。长此以往,我们觉察到自己无意识里充斥着越来越多的不安,以及面对失去时的恐惧,那是一种思维根部的深刻压力。
在过去数年里我们为了逃避恐惧而用种种策略,反而是支持了恐惧的存在。
诚如,如果撒谎能保护自己免受他人因愤怒而施加的伤害,我们可能学会姑息式的撒谎;如果退出能得到暂时的力量或安全感,我们可能会选择退出或逃避;如果可以保护我们不为他人厌弃,我们就尽力让自己乖乖的,乖乖的吞忍……
你要吞忍到什么时候呢?在过去10年里我们已经付出了怎样的成代价?-------假如这种状况持续到中年、老年你会有什么感受?
-------若不采取强有力的行动与修心,长此以往,当我们处于恐惧之中时,除了恐惧,全世界都成了背景,就像照相机镜头一样,我们仅习惯性的专注在自己编造的故事中,仅专注在努力使自己通过各种各样的自我防御系统或盔甲来获取安全感。
接下来,笔者提供一个在系统疗愈之外可以参考的正见方向,只要你尚加运用,领会得当,一定会再一次加深对恐惧的了解与操控权。
还是那句话:道者反求之,以退为进。
细解:恐惧发生了,别人都在逃,都在找各种各样合理化的解释或到各大精神卫生单位开取所谓的百忧解,赛乐特,安拿芬尼,黛力新,罗拉,美抒玉等各式各样的“神奇的”神经麻醉安定药剂。。。。。。【试问,一个人如果内在长时间充斥着胆怯,自卑,冲突,创伤等,这些业习是否依靠药物即可让内在变得和谐,强大,本然?】
那么,我们不妨“逆水行舟”带着“大我”的破斥力与魄力放手进入恐惧的澎湃之海中。
当然这样做,看起来似乎与常理十分相悖,但是你真的需要做一些一般人想不到或不愿意做的动作。(找寻内在真谛的第一步就是学会掉头)
1:你活了20多年一直都不曾了解,其实恐惧是生命力内在的一部分,你在抗拒恐惧就等于抗拒生命。你了解什么是执着吗?----什么是执着呢?简而言之,「执」是抓住不肯放,「着」是染着洗不掉。明知冲动的心气反应急了、不对了、没有帮助了,依然继续顽固的往前做;明知道事情正在发生,却无法坦然接受,并不由自主地、不断地作出毫无帮助的担心或抵抗,并因此使自己的“心,性,气、命、运”受到无尽的伤害,并攀附上无尽的患得患失与灾难性思维,这就叫「执着」。
2:诚然,若想让自己从恐惧中解脱,在某种契机下我们就得松开紧抓树枝的手,落入恐惧中,敞开心胸接受体内狂乱的感受,我们必须愿意认同垂死的痛苦,认同我们必然会失去所珍爱的一切。(注:做这个步骤的时候,前提一定要有一些稳定的定力基础,否则很难践行无为而无不为或静观其变。在孔德之家过去的辅导工作中,通常需要用几个月左右时间协助学子打下一定的静定基础后,再论进步。诚如老子所言:待心中如秋潭之浸月,再论进步。。。)
3:认知篇:企图驾驭恐惧来化解恐惧是没有用的,你若假定恐惧需要驾驭,这等於是助长了它的威力,真正的解决办法唯有在禅定中以爱来驾驭。(完全臣服即是爱)企图用驾驭恐惧的方式,来化解内心的种种烦恼与错误,这是没有用的。你越是想要去压制它、转移它,就表示你正在怕它,你在对它分别取捨,这种知见等於是助长它的威力,那反而更加深自己的痛苦。不论我们面对何种的负面情绪,“内在小孩”是无法驾驭的,真正解决的办法,唯有以「爱」来驾驭,用「爱」去含容它、用宽恕去臣服它,让那气机自由的起,自由的落,而有能力不给予任何分别取捨的知见,这才是真正的「爱」。
4:那些痛苦的经历,还有遭到伤害的时刻,都是洗礼与考验。它们唤醒了你内心深处对平和与爱的渴望,这个渴望在心灵之道上强力地引导你。诚然,我们跟内心的恐惧和痛苦坦诚相见时,其实就站在美妙的重获新生和解脱的入口处;我们最深的本心即是觉性,当全然安住于其中时,我们就能自在地爱,于是我们就完整了,那时才是本然的接纳。
5:关于日常生活中突然的心神不安是潜意识里的一种释放手段,它本身是正面的意义,是潜意识提醒我们需要踏上认识自我的道路。我们人类十分擅长压抑事情,而非直接去面对一些自身遭遇到的不愉快经验。我们试图掩盖它,这么一来就不用去处理那件事。不幸地,我们经常都无法很成功,至少无法全部成功。虽然将想法掩藏起来,但是用来遮遮掩掩的那个心灵暗能量却依然存在。
6:不管是哪种形式的苦一旦来临时,当你能力有限时,尚未具备对恐惧经由系统疗愈培育出的底气时,请先沉淀下来,温和的如实的觉察恐惧,不偏不倚,只要看着它升起与成长即可。研究它的作用,看看它如何让你产生憎恨与排斥的感觉,以及如何影响你的身体。当你发现自己陷入恐怖幻想与对立意念的深渊时,看画面就是画面,记忆就是记忆,看着情绪惯性反应升起,并且如实观察它们。慢慢进入澎湃的感受之海,与疼痛合而为一,那时令人惊讶的事情发生了,你成为了疼痛本身,它不再造出更多伤害,痛苦不见了。那个被伤害的“我”不见了,只剩余一个单纯的能量经验而已。
也就是说你有能力置身事外,让整个混乱的状态自行沸腾与消逝。它伤害不了你,它只是记忆,只是幻想,它什么也不是,不过就是一股恐惧能量罢了,究竟只是一股物质能量属性的“气机”。
7:在某种契机下,当你有能力让恐惧在意识觉知的舞台走它自己的路时,它就不会沉入无意识的暗流中,以后也不会再回过来困扰你,它会慢慢地消逝。
你过去一直不敢【谛听、穿越】这股能量,一直疯狂地跑呀跑,结果越来越束缚。这一切仅仅是因为我们缺乏正见基础与足够的定力。事实反复证明,只有在心禅精神与定力的保护下能够大无畏的涵容这股无意识暗能量冲击数次以上,症状立刻会缓解,久而久之,你就越容易对症状蔑视。最终务实的体验大智者所说的:看破,放下。
8:细解:当最难面对的情识出现时,你知道的,那正是你的业习所在,你必需学习了解它,谛听它,穿越它,才能得到心灵的提升。但想要尝到个中滋味,并非一蹴可几,我们得利用在那个最无法面对的情绪来袭的当下,一次又一次的提起正见与定力去面对那个感觉的洗礼与合一,不断练习有能力完全臣服於那股感觉与能量之下,在那个最痛苦的刀口上一再的舞蹈、共舞,我相信不久后他必将破啼为笑的!(注:理论方向是这样的,但是一言难尽,牵一发动全身,这是一个渐进的修心过程,有许多过度性的技术十分讲究针对性的指导,调正,完善。。。。。。
而后随着成功经验的累积,最终他就有能力去直捣黄龙,面对你此生最大的烦恼习气。在面对恐惧时若没有打下的可靠的真定力。仅仅靠自我领悟在某个上升阶段期可能十分有难度甚至很容易会下探。各种神经症的脾气复杂无常,讲究师承,解脱无快速的捷径,亦无法不修而至,至少需要一年时间倚靠多种务实的技术与启蒙,科学的耐心的践行:松静定安虑得慧)
9:在刀锋上遇见恐惧,在培育出的强大定力与心禅究竟精神的保护下就安安心心的将它的锋利刺戳进来,让它粗暴地把我们的“小我”撕裂开,就像挤开充满脓血病菌的青春痘,如此,某种奇妙的变换就会发生,也只有如此这颗“青春痘”才有健康复原的可能,无意识深处的那股【暗能量】会立刻转变其物理属性。【如同温度计上的温度,从热变成冷】
有数个接受我训练几个月的学生告诉我:“冲突平息后,我的心完全静止了,而我就安在着深沉的寂静之中,既浩瀚又焕然空无,但却又感受到一种不可思议的仁慈温柔,一种存在的寂静轻安,我现在想恐惧也恐惧不起来了。”
也即是说在某种深刻的契机下,当我们完全不再试图控制恐惧以及穿越了潜意识里的恐惧印痕种子,并修复了内在受伤的次人格,第七识的武装就会卸下,进而体会到一种更深沉纯粹的解脱。抗拒恐惧的另一边就是解脱,烦恼即菩提,自卑即自信即安详。【如何自我治疗强迫症与恐惧症?答:停止紧绷僵化的第七无明识后,第八识广大无边且充满爱的觉性就会展现】
【随喜阅读,传播正能量】
韩非工作室:www.hanfei120.com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分享并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心灵活泉(kongde120),我们会为您推送更多精品文章。您也可以加QQ:1159820711(广结善缘)。每天学点心理学,不断提升生活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