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上半年一眨眼就过去了。
这半年对我意义非凡。
我在认知上突破了自己,又体现在了行动上面,于是整个人都和过去不一样了。
虽然表面上还是三餐一宿,但是内在既充实,又笃定。
这篇文章是我的一个复盘文章,但更是一篇真诚的分享文。
你将会在今天的分享里面看到:
01、4个月以来我做了哪些突破自我的事情?
02、推动高效学习的1个秘诀究竟是什么?
03、如何找到你的内在驱动力?
01、4个月以来我做了哪些突破自我的事情?
1、读书51本
2、写作12万字,发布在了百家号和头条号,目前公开发表的有50余篇,阅读量最多的一篇书评达到了4W+
3、参加了两个线上学习社群,一个是萌薇手账训练营2期,并获得了优秀学员;
另一个是弘丹写作训练营,在训练营的作业中过了十点读书的稿件(后来因为工作和时间的原因,经过权衡之后还是放弃了为之供稿并与之签约的机会)
4、获得百家号和头条号的原创认证,并在原创认证过后的第一篇文章就获得了1000元的青云计划奖金。
5、在得到上面学习了吴伯凡老师的《认知方法论》。得到后台今天的数据显示4个月学习时长为149小时,平均每天在得到上面学习1小时+
6、在3个轻社群中跟着老师学习和践行干货,并做笔记。
7、做了两次线上分享,认识了更多的同频小伙伴。
当然,还有很多细碎的学习和践行的东西,不再一一列举。
还有做的一些观影笔记,读书笔记,篇幅和图片限制不再一一列举。
02、推动高效学习的1个秘诀究竟是什么?
上半句:足够的内驱力
在这半年(确切地说是4个月)中,我体会最深的一句话就是:你有多渴望,就有多高效。
因为渴望改变,所以学习的一切都变得极其高效。
如果用心理学上的一个名词来解释的话,就是内在驱动力。你的内在驱动力越强,你就越高效。反过来也成立,你之所以低效,是因为你并没有足够的驱动力。
再说得白话一点,改不改变,是不是能成为更好的自己,要看有没有触动到你的痛处,有没有让你产生非这样做不可的意识。
为什么很多人天天立FLAG,到最后都倒了?因为这个FLAG立不立得起来,对他没有任何影响,该吃吃,该睡睡,该玩玩,该插科打诨就插科打诨,生活照样进行。
那对我本人而讲,我在讲高效学习是到了这种地步了吗?
或许在外人眼里看来,情况并不是这样。研究生毕业后进入体制内工作,已经成家立业,虽然工资不高,弹性不大,但“稳定”还是有的,“岁月静好”也是偶尔能够体会到,不用担心吃了这顿没下顿,更不用出卖苦力去换取报酬。
其实在十年前,我的目标也的确是这样。人嘛,总想着安安稳稳过日子。
可是当我实现这一个一个的目标之后,发现事实上可能并不是这样。
太平淡无奇的日子,太舒适的环境,会让人变得懈怠、自大、不思进取,更可怕的是你知道自己这样,却没有任何办法。
吴伯凡老师说:原始舒适区=0认知。
想想我在舒适圈里待了那么久,朋友圈的人几年都没有换过,一年读书最多个位数,对于这个社会上大大小小的趋势都毫不敏感。
这难道不是想要自我放弃,与这个世界脱轨的表现吗?
难道几年之后我教育自己孩子的时候,就只拿着自己年轻时候那点微不足道的成绩说事吗?
好的教育不应当是与孩子一同成长,以身作则吗?
原来我就是那个, 毕业后就停止生长的人。
也是罗曼罗兰笔下那个,二十多岁就死去,后面的时间不过是重复二十几岁生活的躯壳的人。
以上,是我在那次顿悟之后,对自己的“灵魂拷问”。
当然,除了这些拷问和深层的渴望与内在驱动力,我也有许多外在的、现实的、世俗的需求。
但不论是外在的需求,还是内在的驱动,这些都足足构成了自己去改变的理由。
没有理由不去做,所以我就去做了。
下半句:下足笨功夫。
曾国藩有两句名言,一句是:天下之至拙胜天下之至巧。
另一句是:竹子是一节一节长起来的,功夫是一天一天练出来的,真正的聪明人都是下笨功夫,看起来慢,其实却是最快。因为这是扎扎实实的成功,不留遗弊。
这两句话都告诉我们同一个意思就是:要相信笨办法, 要下最踏实的功夫,不要想着投机取巧。
慢慢来,反而更快。
我从小生长在农村,十里八庄的就二三十个小学生,因为成绩相对比较好,总是被夸“聪明”,长此以往我也总觉得自己真的是聪明。
直到县城上了高中,才发现自己真的是人群中最不起眼的学生。但因为没有处理好内心思想的矛盾和扎实学习的关系,三年都在纠结和自我怀疑中度过,最后只上了当地一个普通的二本院校。
后来的几年我的人生发生了两次转折,奠定了我现在生活的基调和走向。
一个是2010年考入了北师大的政治学院研究生,还记得在毕业分享的时候告诉学弟学妹们是想改变自己的命运(其实我的初衷是想改变自己的第一学历,不要在求职的时候太难看。)
另一个就是2013年两次都考上了当地(呵呵,能力所限,又回到了当地)的GWY,现在就是一名普通的体制内工作人员。
说这两次经历并非为了炫耀,而是因为这两次经历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我都是用了最笨的办法去准备,我不再纠结自己是真聪明还是假聪明,我只要知道自己的目标,并且对目标进行分解,然后重复无数次去锻炼就可以。
考研的时候专业课书籍背了五六遍,每天不知道学习多少个小时;考GWY面试,狂刷几百道面试题,几千道笔试题。
所以就成功了,没有运气(因为没有押到过题),只有努力。
和我现在做的事情很像,我也不知道将来自己要去往哪里,但我只需要制定一个个的年目标,并对目标进行分解就可以。
方法很笨,过程有些痛苦,但有句话说得很好:过程痛苦,结果才会简单。
为了那个不知道多久以后的简单结果,愿意用笨办法去承受现在的痛苦。
所以总结一下的话就是:
高效成长的1个秘诀:
足够的内驱力+下足笨功夫= 高效成长。
03、如何找到你的内在驱动力?
1、找到可控制的事情
我之前写过一篇有关斯多葛学派的哲学观点的文章,提到了这个世上只有三种事情:无法控制的(比如天气,灾害);可以控制的(比如你目标的制定和实现);部分可控部分不可控的(比如一场团队合作的球赛)。
于是我分析了下自己哪些是可控的,哪些是不可控的。
1、在职场上面,我的性别、年龄的递增,是完全不能控制的。在特殊的岗位和职务上的变动基本上也是我无法控制的。
2、但在自我的认知、成长、学习、目标的制定和实现、圈子的更换上面,是我可以控制的。
而且这个控制也是有一定的算法依据的。或许这个算法能够真的实现时间的复利,也是可期的。
于是我理智的分析了一下,决定在业余时间慢慢尝试去控制我自己可以控制的事情。
事实证明,这种控制感真的很好。读多少书,写多少字,上多少课,完全由你说了算。
而且神奇得很,只要你去倾心付出,时间总会在不经意间给你惊喜,你会觉得现在的坚持和努力真的很有意义。
所以,如果想要找到自己的内在驱动力,我觉得你可以从分析你身边可控与不可控的事情开始。
尽早在自己不可控的事情上面放手,去尝试做一些自己可以控制,并且最好是有逻辑算法的一些事情。
比如:公开写作越多,得到反馈越多,写作能力精进越多,越愿意写,还能得到相应的报酬,最后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2、设定一个合理目标
在找到自己可以控制的事情后,给自己设定一个目标。这个目标要合理,更要让你充满动力。
我的目标制订主要包含两个激励方式,一个是正面激励,一个是负面激励。
正面激励。比如:达成目标后,甚至在达成目标的这个过程中,得到的褒奖、肯定、价值感、意义感、报酬。
负面激励。简单理解就是达不成目标你的痛处在哪里。
我的痛处有很多,比如;达不到目标很没面子,还浪费了时间,后续一系列的计划都无法完成,自己做不好的事情也无法要求孩子去做到,这样就不能成为一个很好的榜样……
当然,每个人情况不同,渴望的来源也不同,自我驱动的动力也不同。
但是高效成长的秘诀,我认为对大部分人,甚至全部的人,都适用。
04 结语
年中的复盘就写了这么多,基本达到了自己的目的,感谢看到这里的你,希望这篇复盘文章对你有所帮助。
写到这里其实还不够,因为我还有好多好多可以分享的东西,比如高效读书、做笔记,比如书评写法、性化的时间管理办法、手账和视觉笔记的写法等等。
时间和篇幅有限,我以后再慢慢进行分享吧!
最后,愿我们都能高效成长,都能按照自己的意愿来生活。
我是牧心,欢迎关注和私信,让我们一起高效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