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包越来越鼓,旅途越来越长,团聚的念头却越来越淡。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过年变得也不是那么值得期待了。
文字:豌豆小狮子
插画:峰籽一
今年过节我并没有太多的实感,往常家里满满的喜庆和仪式都淡化了不少,时间就在指缝中浑浑噩噩地溜走。
其实这种感觉前几年已初现端倪,但今年尤为明显。挑选年货的环节被省略,吃年夜饭的人数在减少,就连公园里赏花灯的队伍,都寥寥无几。
前天回老家拜年时,惊诧地发现大姨、二姨和舅舅家的孩子们都长高了许多。
印象中他们还停留在拿着炮仗满村跑的模样,现在一个个都如大人般盯着手机谁也不理谁。
外公新盖的二层洋楼,冷冰冰地立在路边迎接我们,它像一个披着锃亮漆皮的机器人,外表崭新亮眼,内在却没有丝毫的热闹与生气。
于是莫名开始怀念八岁时的春节,童年美好的一幕幕,以倒带的方式呈现在了眼前……
老家原先还没有修路时,周边环境脏乱,鸡鸭牛羊随处可见,厕所也还是公用的。
每家每户的房子,都是传统的四合院。看着古朴又富有年代感,神龛的彩绘、横梁的镂花、灰白的砖瓦,无不体现着造屋者的技艺。
那年春节前夕,正值舅舅的大婚,外公在村里办了两天的流水宴,宴请所有亲朋和村民。妈妈忙前忙后,我就负责吃喝玩乐。
婚礼再加上过年,我整个寒假都泡在了乡村间,那是我在老家待过的最长的一段时间,也是我过得最快乐的一个春节。
每逢过年,四合院门口都会挂起一长串鞭炮。
在吉时点燃鞭炮,噼里啪啦的声音吵闹而充满希冀,大家期盼这响声能赶走一切霉运和疾病。
男孩们在鞭炮响完后,会蹲在地上挑拣没有燃烧的一小节炮,继续用火柴点燃。在水塘边炸起朵朵硕大的浪花,或在院子里吓得鸡犬乱吠。
女孩们则跑去小卖店买一捆仙女棒,在夜晚点燃挥舞,幻想着自己是个坠入凡间的仙女。并在火花熄灭前许个愿,从心底坚信愿望能够实现。
大人们经常围坐在桌前,把手边的麻将敲得砰砰作响,就算只是赢了几块钱,也能让他们的嘴角翘到耳边。
家里的老人则是坐在高高的门槛上发呆、唠家常,时不时看着嬉戏的我们,笑出声来。
那阵子,我经常跟着隔壁村的一个大哥哥走街窜巷。他说过年这有个习俗,就是放孔明灯。
“天灯”谐音“添丁”,有祈愿祝福的意思。所以村里的人把它当做过节必走的程序。
大哥哥问我有没有兴趣一起去看看,我兴奋得直点头,之前孔明灯只在电视上见过,现在有机会亲手放飞它,我怎么会拒绝呢?
坐上他的摩托车,我们一路疾驰,却也走了好久的土路,天色渐渐转黑。
我在后座睡眼朦胧之际,看到了身边划过的点点绿光。刚开始没反应过来,而后才知道自己看到了萤火虫。
虽然不是成群出现,但在黑暗中,小小的虫身也显得轻盈迷人,在车子的旁边留下两道萤彩,真的像漫画里一样梦幻。
到达目的地后发现,这是一户制作孔明灯的人家,屋子里堆满了竹篦和棉纸,一位老伯正坐在正中间专注地编织着。
大哥哥挑了个大号的孔明灯,又召唤了附近几户小朋友,结伴来到一块空地上,将孔明灯点亮举起,再缓缓放到空中。
没有人说话,大家都抬头痴痴地望着那盏越来越小的灯。天上挂着的月儿隐隐发着银光,孔明灯像是第二个月亮,缥缈得很遥远。
过了片刻,不知道是谁在放烟花,黑幕上突然绽开了一簇簇缤纷的“雨”,打破了寂静,大家都欢呼起来。
那个晚上我至今印象深刻,第一次放飞孔明灯,第一次遇见萤火虫。
童年的快乐总是简单又纯粹,一块糖、一个红包、一件新衣,就能让我们感到知足。
小时候口袋里没有钱,不懂怎么使用电子产品,来回跑的地方仅限于家附近。物质与如今相比,落后很多,同时欲望也很浅,大家都活在小小的世界里,快乐至上。
现在政府禁止燃放烟花炮竹,禁止在市郊私自放飞孔明灯。缺了这些寓意吉祥的象征物,春节过得都无趣了几分。
自己也到了赚钱的年纪。新衣服平时就能买,小零食常常堆在床边,空闲假期就能来趟旅行。
以前过年才能得到的礼物,自己便能满足自己,这就失去了儿时的盼头。回老家也不能再像孩子般,在土里摸爬滚打,在田间追赶嬉闹。
取而代之的,是面对三姑六婆的盘问,从学习成绩、工资奖金,到感情八卦、婚姻取向。
即使不想回答,也得硬着头皮挤出笑容,假装自己过得很好,才会显得礼貌端庄,才不感觉矮人一截。这也是现在大多数年轻人排斥过年的一大原因。
亲戚本心不恶,却总有意无意把晚辈作为攀比的筹码,永远只关注表面的风光,可从不关心背后的辛劳。
孩童时期差距不大,意识不深,面对的世俗自然就少。但伴随着成长,我们也需要学会带着面具示人。
前几天在微博上网友都在讨论,为何现在的年味儿变了。看到底下点赞数最高的评论是:“年没变,是我们自己变了。”
的确如此,年味是我们回不去的小时候,深藏于记忆,暂停在过去。
每个人都会改变,不仅是我们成熟了,周边的人和环境也都日新月异。
儿时有儿时的烦恼,现在有现在的忧愁,慢慢适应身份的转变,放宽心,也许就能找回原来的年味儿,毕竟过节时还是开心最重要。
外公今年看着脊背削瘦了不少,眼袋也沉重得耷拉下来,硬朗的精气神已经不复存在,难免让人心疼。
平时见到老人家的次数本来就少,过年回去时难得能和他们好好说说话,所以就告诉自己,收起不耐烦和苦瓜脸,给予他们多一些陪伴吧。
年味淡了,可以想办法弥补,这不该成为逃避回家的理由。
团聚向来是中华民族的头等大事,无论过去有多辛苦疲惫,无论春运的票有多难买,回家始终是一种神圣的使命和召唤。只有真正回到家人身边,才会找回襁褓中的归属感,安心舒适。
再过几天,又是元宵节了,在家的朋友可以和父母吃顿香甜的汤圆,在外的朋友也别忘了给家里人打个电话哦!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