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看了tvb港剧《造王者》,宫廷权斗力作。
想以梳理人物角色的方式来回顾:
余靖,正直不阿,一心扶植大宋太子,造福天下百姓。可惜,过于固执追求正义,认同非黑即白,导致牢狱之灾甚至被流放边疆十年。在于董昭斗争的最后,终于觉悟,灵活变通,打破董昭阴谋,此时才参透父亲临死前留给他的少了一点的“藏”字: 本来功高盖主,兔死狗烹的道理对于淡泊名利的余靖来说十分清楚,但是“藏”的玄机在于“臣应该藏于殿内,方可造福百姓”,而缺少的一点让余靖铭记不可露锋芒,此谓官场之道。狠狠地打了信奉投机,趋炎附势,“识时务者为俊杰”的伪官的脸。但这终究只是电视剧。
董昭,在敌对阵营忍辱负重十年,但最终心术不正,走火入魔,调转枪头对付余靖等人,不择手段。“权力就是春药”,这句话可谓最适合形容董昭,只有攀上权力的顶峰,施展满腹伎俩,才能满足膨胀的欲望。剧终与余靖辩谁胜谁负,更是令感唏嘘。生活中多少“董昭的影子”,成功学风靡社会,仿佛只有游走在权力与金钱之间,盲目追求成功,大可牺牲一切。悲矣。
董昭还有个亮点在于他的“造王十式”:第一式 忍辱负重;第二式 深藏不露;第三式 六亲不认;第四式 埋没良心;第五式 落井下石;第六式 广布耳目;第七式 巩固势力;第八式 唯我独尊;第九式 自立为王;第十式 委曲求全。
赵匡胤,诠释了一个懦弱无能的皇帝。皇帝在朝中,从来都是举棋不定,在百官阵营中举棋不定的角色。如《万历十五年》的嘉靖,满腹经纶也好,软弱无能也罢,皇帝从来就不是指点江山的人,只是被血统,被百官,被伦理绑架的一个工具。
赵贵诚,南宋太子,被俘在金国十年,受尽屈辱。同绝大部分皇帝一样,上位先杀功高不退者,但幸好余靖早已权力朝野。此人并无亮点。
赵贵和,赵贵诚二弟,之后被立太子,与赵贵诚相斗,最终被贬为平民。此人并无亮点。
杨次山,国舅,贪图名利,鼠目寸光,代表大部分的庸众,无用无谋,最后只能沦落到被利用直到无利用价值而除去的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