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日子读到一句毒鸡汤—— “是不是有时候也会失败呢?没错,你会的。你会一而再,再而三地失败。你会经历比成功多的多的失败”
我当时正处于“想做一件事,由于害怕失败又不太想做”的纠结状态——不知道该做还是不做。这句毒鸡汤给了我启发,让我陷入了沉思:是否很多时候因为我“害怕失败”,从而就不做了,导致那件事情我永远都没去做?
去做和不去做的对比:
1 去做,可能经历了多次失败,偶尔成功一次。
2 不做,那么什么都不会发生,没有失败也没有成功。
多次失败偶尔成功VS没有失败也没有成功,到底选哪个?要弄懂这个问题,需要先明晰“害怕失败”到底是什么?为什么?
1 “害怕失败”到底是什么?
大多数人对“失败”的定义可能是这样的:“失败”是一个结果,会引发他人的嘲笑、讽刺、鄙视,还会引发”丢面子“、自我怀疑,严重的可能会危及生命。总之,“失败”不是一个好东西。
自我怀疑、”丢面子“和身体健康差不多,可以称之为”意识健康“。感到心灵受到伤害,其实和身体受到伤害是差不多的。所以“失败”引发的后果我们可以总结为:失败会引发身体或意识的不适甚至消亡。所以“害怕失败”是很有道理的和必要的。有时候往往都没有经过思考,潜意识认为某件事会导致失败而选择不去做——换句话说,这是我们的本能,写在基因里的。
2 为什么会有“害怕失败”这个本能?
涉及到本能可以向进化论寻求解释。祖先们在几百万年的进化中,大多数的失败,比如没能逃过猛兽追击、没能找到食物、试验出了一个不能吃的果子…… 都会引起严重的身体不适或者死亡,所以“害怕失败”,我们才能更好的活下来。拿试验果子举例,在有其他东西可以吃的时候,去试验一个果子可能导致中毒或者死亡,这时候老祖宗考虑了试验果子的收益(找到了一种新的食物)和失败的后果(可能死亡),失败了之后是很不值得的。”害怕失败“是有道理的。
补充说明:还是果子的例子,那为什么我们还是发现了这么多可吃的?
一个原因可能是老祖宗们没有其他可以吃的了,这时候不试验果子,必死;试验果子,可能死可能不死。那这时候就必须去试验果子了。老祖宗当时的内心想法可能是“如果有其它吃的,谁特么去试验果子”
综上,”害怕失败“是有条件的,条件就是”去做(失败多次偶尔成功1次的收益大于多次失败所付出的代价“。比如不能说“害怕失败”就不去尝试新果子——当有其他可吃的,就不冒险去尝试新果子,有可能死亡。当没有其他可吃的,不能等死,所以要去尝试新果子
3 我们现代人应该如何选择?
那么我们现代人还保留”害怕失败“是否有用,我觉得大部分时候是没有用的。”害怕做不好某件事“、”害怕英语读音不好被嘲笑“、”害怕搭讪被拒绝“……,这些都是那种”失败多次偶尔成功1次的收益大于多次失败的代价“的事情。
根据之前的理论,这种情况我们应该“不怕失败”,从而去做。
如果像犯法、跳楼、原始森林吃未知果子,这种失败付出的代价(生命危险)远大于成功收益的事情,我们应该“害怕失败”,从而不去做。
针对”害怕失败“应该怎么办?综合之上的分析,得出的方法论是:
1 现代社会,大多数”害怕失败“都是没必要的,而且反而会造成裹足不前
2 遇到自己产生“害怕失败”想法的时候,先去思考第一条,再去评估成功一次的收益是什么?多次失败付出的代价是什么?收益是否大于付出的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