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霖铃.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上面这首雨霖铃凡读过宋词的人怕是无人不晓,被誉为描写离愁别绪的千古绝唱,词作者柳永也因此获得了深情若此世无双,凡有井水处皆能歌柳词的美誉。
雨霖铃作为词牌是首慢词,仄韵,双调一百零三字,柳永最先使用此曲牌,一曲成名几成绝唱,此后在宋代词人中使用这个曲牌的人不多,在我记忆中大概王安石用过此曲牌,但水平无法和柳永相提并论,宋之后再无人复作此曲。其实雨霖铃这首曲牌的原创是大名鼎鼎的唐明皇李隆基,据《明皇杂录》云:"明皇既幸蜀,西南行,初入斜谷,霖雨弥旬,于栈道雨中闻铃,音与山相应。上既悼念贵妃,采其声为《雨霖铃曲》以寄恨焉。真是和以血泪谱得一曲,怪不得哀婉凄凉。
柳永原名柳三变,少负才名,浪迹秦楼楚馆,落拓不羁,他是慢词的开山鼻祖,婉约派的代表人物,在他之前词的形式多为小令,如蝶恋花,卜算子这类,代表人物比如晏殊父子,李煜,小令字少曲短难以叙事和铺陈情感,柳永的慢词形成后,词这种体裁有了更多的叙事空间和抒发情感的层次,形成了叙咏结合,一唱三叹的艺术魅力。
这首雨霖铃作于宋仁宗天圣二年(1024年),柳永第四次落第,愤而离开京师,令柳永即愤怒又无可奈何的不仅仅是科举不第,而是来自于九重宫阙中宋仁宗的调侃,原因是上次落第之后,柳永不仅发牢骚自称白衣卿相,而且说"忍把浮名,换了浅卙低唱",所以这一科仁宗说:"既然想要‘浅斟低唱’,何必在意虚名,且去填词"。这就是柳永后来自称奉旨填词的由来。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无语凝噎这四字之中包含了多少内心活动,惜别,感时,伤怀,愤懑,无奈,是不是还有对昔日轻狂的懊悔,执手相看执谁之手?情人乎?友人乎?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这是画面感最强的一句,为何要酒醒呢,又为何要在这晓风残月之时醒来呢?
后来暮年之时他终于中了进士,做了几任小官,那时他已不叫柳三变了,改名叫柳永,还在填词,但是词中已没有良辰美景,千种风情了,有的是:"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