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有它的相对性,并不是绝对性。例如,在一家组织里表现出色的人才,到了另一组织却未必是人才。
20世纪90年代初期,当时宏碁从IBM引进了两百多位中高级主管,但是在过了几年之后,大部分的人都阵亡了。
这边所指的阵亡并不是说专业能力不强,反而是不能适应宏碁的企业文化。
当时的IBM文化以花钱来赚钱,另一方面IBM是美国文化,作风强势,以绩效管理来提升效率。这时就与宏碁原有的管理方式注重和谐文化价值有极大的反差,以至于到后来文化上的磨合无法有效连结在一起。
马云也曾提到:「当年为了要发展阿里,所以引进了一批顶尖人才,但是,后来发现到,用747引擎来驱动拖拉机,很快整个机器就会解体。」除了在作事风格上的不同,例如你让原本一场行销预算有几千万的人才来执行一、两百万预算。经验与认知上的差异,反而是加深了组织合作过程中最大的阻碍。
换言之,企业在招聘员工时,除了关注专业能力之外,还必须选择与自己企业相符的合适人才,就是所谓的「核心成员能力」。
这也清晰的点出一个事实,各组织对于优秀人才的定义,如果不去加以厘清与定位,很容易变成一种变相的为了优秀而优秀,而忽略了人才在精神与价值文化上的契合。
对于组织来说,组织能力就包含了员工能力,如果员工能力只是定义在专业能力,就会发生与人才与企业文化价值相反的人。但其实这还是会引出一个问题点,那就是「同质化」。
一但组织里的人都只找到相关认知与价值的人,「创新」对于组织来说,就会变成一件难以推动的事情。在找寻相符人才时,一面又要引入新元素因子。然而,除了从人才创新比例上的调整,组织内部的创新动能,就要从把「隐性知识」转变成「显性知识」的过程。这会在野中郁次郎所写的《The Knowledge-creation Company》里说明怎么把可能潜在性的创新转变成组织发展另一模式。
回到组织找寻人才的过程中,员工能力要如何被定义,以及找寻再到后来的提升,可以藉由「员工能力的规划模型」来逐步规划。
基本模型架构可以分为三层:
第一层:能力界定
第二层:能力检核
第三层:能力增长
01界定:专业能力与核心能力
这边所谓的界定,不只是定义在现在,而是「未来」。换句话说,要有效界定员工能力,你必须思考:
从组织未来三年、五年或至十年的战略,我们需要什么样的人才?
以及这些人才的数量要多少,储备人才的比例又该有多少?
还有这些人才必备的能力又有哪些?
然而,除了在界定能力之外,还必须加以区分,什么是专业能力,以及什么是组织的核心能力。
《对手偷不走的优势》中提到,对于团队价值,还必须加以分层:
核心价值:代表团队里最核心的根本,如同一个人的灵魂,它是不会被变动的,因为那是所有团队最核心,也是最根本的价值。
基本价值:这意味着团队的基本门槛,就是最低限度的基本价值观。
潜在价值:随着团队发展,会渐渐形成你没有意识到,但是对团队来说
不适合的价值。
未来价值:它是一种你的团队没有,但是你觉得你的团队需要价值观。
也就是说,组织的核心能力是从团队里核心人员的特质所产生的,因为这群人代表着组织文化与最核心的价值观。
以实际的操作面:
从支持组织战略与员工的核心能力来定义出模型,透过创造发散的思考与讨论来找寻共同的共识。但最容易失败的点就在于,团队内部关起门来,自己设计与探讨,而没有让真正能支持的高阶主管参与,以至于后来推行的阻力大。
02能力检视
定义之后,就是检视组织现有的战略资源包含有:
我们目前拥有多少人才?
这些人才具备什么样的能力?
要实现未来的目标,该储备多少人才?
距离达到这样的目标水平的主要差距在哪里?
对现有的人才,主要可针对模型能力来进行360度评估,评估不记名,主要是了解自己的强项与弱项,并且针对未来发展制定相关的个人计画,以辅导、训练与工作转变来逐步提升能力。
对于新进员工则可以透过更利模型评估,与企业的契合度来检视。除此之外,针对人员的选配与淘汰上,就会依据之前所定义的模型来做为标准。例如,当员工在一、两年后还是无法达到能力的标准,就会淘汰出局,更依此做为绩效以外的晋升标准。
对于组织内部的执行过程上,常常会无法有效达成评估效用,这个原因就来自于「员工不了解能力模型」。
当内部成员不清楚这项效益的初始与未来发展,就会趋向于为了安全,于是把所有的指标分数打高分,也就容易产生出不真实的情况。
除此之外,就是在评分的过程中,无法明确定义出,给几分的说明。例如,给10分的标准说明是什么,给5分的标准说明又是什么。每项分数的背后,必须回归到最具体的行为、情境,或是能呼应的例子。
让每一项行为背后,都代表着具体的行为指标,也就是量化数据的来源。这意味着,所有评估衡量的好与坏,最关键的要点来自于,你是否有让评分者明确、清楚的知道这项评估后续的发展、缘由以及具体化、情境化的衡量标准。
最后,选对人来评估也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很多人在评估的过程中,往往是不了解对方,也不知道对方所做的事情,容易让评估失了焦。如何选对人评估,必须找关系利益人来连结,一项专案从前、中、后的流程发展中,你会遇到接触到的人有哪些、以及合作方式与沟通进度过程中,你属于哪一个要角。
03反馈,提供方向性
从组织展略角度所发展出来的能力模型,到个人评估检视后,接下来,你所评估的资料,必须要有反馈,也就是「解读资讯」。
这边解读资讯有两个目的:
其一,帮助员工知道未来可能的发展
其二,让人有参与感
一但缺少了给内部成员知道,就会出现反抗与不愿意再参与的想法产生。换句话说,针对全体组织所调查的评估资料,如果仅仅是你知道,就会因为资讯上的不对称,不充足,产生讯息上的落差,进而有机会让误导的资讯传入到内部成员中,间接让组织的信任程度有了隔阂。
另一种情况是,即便你都知道这项评估的内容,以及目前要解决的方向,但是,你却不知道怎么解决。如同一位病人被评估自己得了糖尿病,医生却没有告知你该怎么做。
所以,良好的评估,不只是在评估前的准备,评估中的强化意义,还必须包含评估后,你是否有清楚的给出方向,以及可行的行为指标。
这就是最后的「能力增长」
04跨越,增长能力的执行方式
《组织能力的杨三角》里提到,要把提升核心能力,有五个战略方向:
外购:根据能力要求,外聘人才。
内建:针对核心能力的差异,规划相关训练,教练辅导,与标竿学习的访问。
解雇:组织内部达不到核心能力分数的人,不考虑晋升,或是降级甚至淘汰。
留才:保留关键人才
外借:借用不属于组织内部外部人才
这也是本书后续会逐步探讨,如何从外购、培训与留才到淘汰的解析。
这边关键指出,要让组织不断能供,组织能力的成长,牵连到员工能力。你怎么定义组织未来能力的发展模型,会决定你组织未来的成长局限。
甚至说,你能否藉由能力模型,清楚说明你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以及核心能力,通过后续的检视内部成员,找出差距,进而开始规划人才的战略布局。
员工的能力模型并不是单一不变,而是为了实现组织战略目标所提供:知识、技能与心态上的模型能力。换句话说,组织位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就必须做出相对应的人才模型,以成为组织发展的原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