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成长性原则
任何事物都无法忽视成长法则而独立存在。
英语学习也不例外。
它需要一个成长的过程,你愿意给你的英语学习多长的成长时间呢?
有多少人一直在问如何快速的学习英语?半年学会。三个月学会。每天五分钟学会。
但是怎么可能呢?
为什么平时很聪明的人,一遇到英语学习就变得特别愚蠢,不顾成长法则。
因为他进入了“小巷思维”。进入小巷思维里的人,就像走在一条很窄很窄的小巷当中,只能往前或者后退,甚至连转身的空隙都没有。
这些人就是因为在学习上太急功近利,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在这条巷子当中,他心里只有一个目的就是尽快走出这条巷子。
但是他又不知道走多久,才能走出这条小巷,所以他想要快走、快走、再快走,但是这条巷子又太长,长过了他耐心的极限,所以走不出的时候就特别容易放弃。
这就形成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三分钟热度。刚开始是投入极大的热情,然后又迅速放弃掉。
所以,在英语学习上,一旦你违背了成长法则,就很容易不自觉的进入“小巷思维”当中。
你急功近利的去寻找方法,又迅速的放弃。
你要跳出小巷,你要站在平原上。当你站在平原上,你的选择就多了,你可以从整体上去规你的学习步骤。
这样你才能够看清楚事物成长的规律,而不是在黑暗的小巷,要么前进要么放弃。
你一定要相信“量变才能引起质变”。
所有的学习英语的方法没有一种是快速的,“快速”这两个字只存在营销口号和文案当中,没有量的积累,其他都是没有用的。
从全局上出发,合理规划你学习上的步骤,你要用多少量的积累来实现质上的突破。
当初黑猫(black cat)系列我是真的认认真真的从第一个故事听到第64个故事的,然后英语听力理解的水平才会突飞猛进,最后再听其他的东西,才会感觉很轻松。
我也是认认真真的读完50多本英文书,积累了大量的东西才突破我的英语阅读的,现在可以轻松地读懂各种英文原著。
第二、可理解性输入原则
可理解性输入原则是英语教学领域里面一个很重要的原则。它很重视我们对语言材料的选择,在选择语言学材料的时候,我们一定要选择自己能够理解的材料进行学习。
一个简单的例子就是,小孩子学语言会比成年人快很多。
小孩子学语言为什么比成年人快很多?
因为没有人蠢到会让小孩子学习他不理解的东西。
你不会让你们家孩子看新闻联播学语言,你也不会让你们家孩子看文学名著学语言。
因为他根本就理解不了这些东西,他会哭会闹会不看这些东西。
但是,对于大人,没人会关心你这些,你听不懂VOA,BBC,大家都会告诉你多听、多听、多听。
你读不懂英文书,他们就告诉你,多读,多查字典。
你听不下去,你读不下去,别人就觉得你不够努力。
从来没人关心你你理解不理解。
当你不理解的时候,这些语言材料就是垃圾,这些音频资料就是噪音,并不能帮助你。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大人在国外呆了几年英语水平并没有明显的提高,因为大人们每天谈论的是时事政治,是社会文化,这些对于刚踏入美国的人来说,他是听不懂的,这已经超出了他的理解力水平。
而孩子可能手里一个玩具可以谈论几天,玩几个月,每天都是这些简单的东西,所以他们很容易理解,很容易就学会了。
大人们每天面临的是抽象的东西,所以很难理解,而孩子面对的是具体的东西,容易理解。
第三、完整性原则
完整性意味着什么了?
意味着一旦你开始选择一种资料进行学习,你一定要把它学完,你绝对不可以半途而废,就算是你不想学,你也要学完。
就算是你发现更好的东西,你也要忍住诱惑。
因为半途而废不仅浪费了你的时间,而且还会打击你学习的积极性。
半途而废的结果就是,你在到处挖井,但是就是没有看到水。
越是看不到水,你就越慌乱,越慌乱,你就越想改变,越想去挖其他的井。
所以,一味的去追求新的奇的,并不会对我们的学习有真的帮助。
借用电影《东邪西毒》里的一句话就是“年轻的时候,一直想看看山的那边有什么,最后发现山的那边还是山”。
任何方法都没有你正在用的方法好。不要觉得未知的方法,会比现有的方法好。把现有的材料学好,学完,就是最好的。
成长性原则解决的是在学习中急功近利的问题。
可理解性输入原则解决的是在学习中盲目追求超出自己理解范围的东西。
完整性原则解决的是在学习中半途而废,到处挖井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