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们,请用粗放而不粗暴的方式、用理解但坚持的态度,去对待你们的男孩子,让他们看到你们的力量与智慧
曾听到过这样一个故事
有个富翁的儿子,有一天爬到一面墙上往下跳,富翁张开双臂在下面等着接住他的儿子。可是当他的儿子跳下去的时候,这个富翁却闪身躲开了。
富翁的儿子摔在地上,一面哭一面很困惑地看着父亲,不知道父亲为什么要这样做。这时候,富翁跟儿子说:“我让你摔这一跤,是为了让你学到一课:这个世界上就连父亲有时也未必信得过,何况是其他陌生人!”
孩子长大后成了什么样的人,故事里没有说。
且说从小就活在没有安全感、对亲人没有信任的环境里,这样的孩子可会有快乐?他在做任何事情的时候,可能够有足够的心理支持?
我甚至无法想象,一个从小就不能对亲人信任的人,如何能拥有一个健全的人格。没有健全的人格,即使才能与天赋再出色,也不会有幸福感。
想到这个故事,是因为我们做父母的,也会有意无意的对孩子做出这样的行为,或许没有这么夸张、也不是刻意,却是一样的原理、也会造成相同的后果。
前几天发生这样一件事:
有个爸爸发现儿子放学没有按时回家,同时在家长群看到有家长说,有几个孩子结伴去打游戏了,爸爸在心里就以为自己孩子也去打游戏了。
儿子回家后他张口就吼:放学不回家跑去打游戏,你邪完了。
儿子说:我没打游戏。
爸爸说:还敢顶嘴,同学早就回家了,你晚了两小时,你做什么要两小时。
儿子大声说道:我说没打你凭什么不相信我?我同学找我借笔记了,你总是相信自己,你说什么就是什么。
青春期的孩子倔强,说完转身拉开门就跑了出去。
当妈妈追出去拉回儿子时,爸爸接到同学妈妈电话,说谢谢儿子借笔记给生病刚上学的孩子。
后来爸爸当然没有给孩子道歉,他的理由是:孩子以后走上社会,遇到的冤枉和委屈多得是,难道人家会给他道歉,说不定人家还要他认错呢。
让他提前适应一下社会也好。
这个爸爸的拒绝认错,或许和面子有关,在中国,臣以君为纲、子以父为纲的思想根深蒂固,即便社会有所进步,某些爸爸依然端着权威的脸,高贵不可侵犯。
也或许他真的这么想,让儿子在家里先接受委屈训练,以后能更适应社会。
可是我想,这样的委屈训练,对于孩子的现在来说:
是不被认可和理解的憋屈,会让他关上与你沟通的大门,造成亲子隔阂。
对于孩子的未来来说:
孩子学到的是知错不认的处事态度,或许他以后也同样的知错不识,反而认为这太过正常;
学到的是受到冤枉是理所当然,以后再不会委屈、不会申辩、不会为自己抗争。
那么等待他的,会不会有更多更大的冤枉?是不是更多不属于他的错误,在没有机会澄清以后,都以标签的形式贴在了他的身上?
又或许,当他的委屈找不到出口的时候,会有极端的行为......
我们家孩子他爸是个急性子,有时候问题没弄清楚就下结论了。
说一件最近的事儿,我和小伙子在一起整理语文期末复习资料,爸爸一向怪我太包办,以至于孩子自主学习的能力不够。
所以看到我们和小伙子一起讨论复习资料,便冲过来就对儿子说:和你说了多少遍了,自己的学习自己计划,为什么又问你妈妈。
儿子委屈的小眼神看着他,不开心的说:我们在对资料。
我也说:老师在学校有发复习资料,班级群里也发有,所以我们核对整理一下,别多了或少了。
孩儿他爸说:哦,是这样,那是我弄错了。不过你要记住,学习是自己的事,要自己搞定。
后来我和他爸说:多问一句,了解实情,再做判断,应该并不是难事。
爸爸说:我错了道歉就行了。
我说:愿意道歉是进步。但明知道会错,为什么不想办法避免,而要等错了再去道歉呢?
爸爸说:以后走上社会,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哪里有这么多了解与沟通,误会是常有的事,到时候一点儿委屈也受不得还得了。
我说:我们做父母的,该给孩子是正确的处事方式;以后走上社会,在经历中吃亏、委屈、成长,是他必须经历的。我们提前预设不了,以后也代替不了。
这样的榜样里,他学到的只会是轻易的做判断的习惯,他学到的是看任何一件事,都抱以不信任的态度。
这与我们希望拥有的宽容、理解、真诚的品格,恰恰是背道而驰的。
是的,我们的孩子以后走上社会,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和事、各种各样的不公平。
可是,那又怎么样?
孩子小的时候,在学校、在社团,学习成长、经历成长,他们用自己的方式适应着这个团体;
我们父母要做的,是告诉他:孩子,我在这里,无论你在外面经历了什么,爸爸妈妈都在这里等你。
长大了,孩子在职场、在社会,经历失败、经历黑暗、经历不公平,他以从你这里学会的处事态度和价值观,与这个并不美好的世界博奕并共存,在这样的博奕和摔打中慢慢成长。
我们父母要做的,是告诉他:孩子,你做得很好,你每一次的跌倒,都是你人生的一笔丰厚的财富。
成长不是考试,无法摸拟,以支持的姿态陪伴他走过每一程,是我们应该去做的;
人生是一场没有训练就要开始的长跑,从一出生孩子就在跑道上,我们需要做的是在每个关键时刻给他适当的补已和方向,而不是在他的跑道上制造障碍,然后告诉他:前面会遇到这个障碍,你先熟悉一下。
在他没有支持没有安全感的情况下去跑,他敢全力奔跑吗?
对孩子的鼓励,是一种认同后的同理心支持,而不是无视他的困难,让他觉得自己太笨太惨太失败;
要孩子勇敢,前提是要给他安全感,告诉你一直在他的身边,即便是怒吼着让他去做,也要让他知道他还有你在支持和陪伴,而不是让他在恐惧中踯躅前行;
挫折教育和承压能力,不能成为你知错不认的借口,这只会给孩子粗暴的榜样,让他学会他可以对人和事,不经了解的轻易做判断。
我非常赞成爸爸以男人的方式与男孩子去沟通,让他感受到与妈妈不同的力量、果敢、坚毅和粗放;
但我不认同力量等同简单粗暴、果敢等同不给沟通的机会、坚毅等同嘲笑弱小、粗放等同不加思考。
所以,爸爸们,请理解一个男孩子的成长,用粗放而不粗暴的方式、用理解但坚持的态度,去对待你们的男孩子,让孩子看到你们的力量与知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