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每次别人问我在做什么呢,我一旦顺手回复了“做作业”,对方就会十分诧异地发个表情给我,或者惊讶地问“你怎么还要做作业呀?”
是呀,似乎在不少人的眼里看来,工作了就不要学习做作业了。那么我们究竟为什么还要学习?
还是想从“学习焦虑”说一下,似乎每个人都有,只是有的人生活在自己的小天地,对其对而不见,但它却在不断加深,进化。
在人人都谈消费升级,讲认知升级的时候,知识爆炸的时代。我们的时间已变得碎片化,不知道你是否有这样的经历,想起个什么事情,要打开手机操作,结果强迫症被手机上的小红点击中,忍不住去消灭一个微信上的红点,去回复了一条消息,或者刷一下朋友圈。
咦,你是不是忘记了刚刚拿起手机想做什么?
对呀,碎片化将我们的专注力分散,于是我们开始学时间管理,开始按照方法论说的,开始给24小时分块计时,不断地去寻求工具。
“你这个图是用什么软件做的呀?”、“你用什么软件呀。”、“那效率手册哪里买的呀?”……
在不少的微信群里,看到了太多的问了一些本末倒置的问题的人,当然有时候,那个人也会是自己,只是我不爱在群里问出来,我会自己去了解那个是什么工具做的,怎么做的。多了更多的时间成本,可是我认为这样,我不止知道了这个是什么软件,更知道要怎么用。于是乎,这些年在工作生活中,作为一个记者转型企划、企宣的我,学会了PS、视频剪辑,虽然没有深入,但至少能够满足基本的处理,不再为诸如一张头图去找谁帮忙。至少明白在处理这些事情的一些专业的说法,不至于太白目。
所以,其实写到这里,也陆续明白了自己为什么不断在学习,尝试输出,虽然频率不高,远远不如当记者的那几年,一天可以写多篇报道,在一个小小的地级市驻站的国字头媒体记者,一个月最多可以完成60余篇或大或小的稿子,其中不乏获得总编辑好稿奖的作品。
为了为数不多的公司的宣讲机会,去参加职场演讲GALA营,提升自己的演讲能力,每天朗读一段文章,试着改变长期说话平调的习惯。
为了让自己的英语口语好一些,从头开始练音标,加了一个英语微信群,在群里只要你发言就必须打英文或者说英语。每天可能只在群里说那么几句,但是抛弃英语多年后,每一句都要斟酌良久,才按下发送键。
……
诸如此类
其实蛮感谢自己报了这个训练营的,尤其在之前完全不认识王禹宸,只因为在一位我认识的微信好友的转发,就接受了这波安利,第一时间报名了。虽然在听了两节课,在面对各种画的很好看的图面前,还是一脸懵逼的状态。但是每次作业的思考,其实就是一次重新的调整和了解自己。这让我有了更多的时间来思考自己想要的和能够去付出的。
记得第一天跟王禹宸聊微信的时候,提及简书一哥彭小六。他告诉我,当你进群的时候,你会发现彭小六也在群里。果然进群就看到了,没想到,瞬间就跟六神成为了同学。
“王禹宸是我的可视化老师。”第一次在群里看到活的六神,感慨他这段时间不是又要早读分享,又要安排自己的21天课程,还可以安排出时间来听王禹宸的直播课,也用心在梳理完成作业。果然,厉害的人的厉害都不是偶然。
好吧,画了一张图,叨叨了这么多,Anyway,最重要的是开始行动了。(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