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一部电影上映,看完评论后我想去看,叫《狗十三》。以此为开头,我想和大家分享自己的对中国文化中有关男女、婚姻、家庭、教育、亲子的一些思考。
中国文化里有三大块儒释道,因为浸泡在这个大环境中,我们每个人都受到了影响,其实很多情况下我也不是弄得很清楚影响来自哪一块。我们从现象来看吧。《狗十三》里的离异夫妻把女儿给男方老人扶养,各自组成家庭。文化中孩子是属于父亲家的,所以甚至离异女方也会自觉地放弃争取把孩子留在身边,或者会担心孩子会影响自己将来组成新的家庭,男方会不接受别人的孩子。记得有个前同事二婚嫁去美国,提到白人丈夫对孩子很好,说他认为自己不用扶养就白捡了一个这么大的女儿。这恐怕就是文化差异吧,中国文化里花我的钱替别人养大孩子,当然不愿意了。在我看来,前者是看重你这个人现在和我在一起相处相互的情义,后者是把孩子当成私有财产,有种占有欲。这里面隐含着对孩子尊重的部分,我们能不能尊重孩子的感受和需要,把对孩子的伤害降到更小。
中国的老人很多都是养大了儿女还要养孙辈的,如果有老人不愿意,儿女就会埋怨,大家都认为这是天经地义的事,大家都这样。更有甚者子女干预父母的再婚,理由很简单,又多了人来分财产,或者感情上接受不了陌生人的闯入和占有。这里面有对父母、老人的独立性界限的侵犯,以及情感上的霸占。
这种为了集体不尊重个人意愿的价值观也是有益处的,在经济落后的时期,一个人是难以养活自己的,集体的力量让他可以生存、求学、经商等等,有更好的发展可以反哺集体,所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但是这个观念对个人的束缚压抑是很深的,比如中国家庭的老大,多是忍辱负重的角色,不能去追逐自己的梦想,而是承担家族的事业衣钵。在家族里丧夫的媳妇很有可能又嫁给了小叔,这样起码不会和自己的孩子分离,又节约了家庭开支。但是经济发展后的今天,这些观念下的行为惯性会让亲人间的感情变得越来越疏离,甚至实际距离上的远离。
电影中有个部分是文化潜意识里最扭曲的,父亲打完女儿,说‘‘我都是为了你好’’,这是赤裸裸的欺骗,因为我是父母,所以我做什么都是对的,都是为了你好,这是鬼话。我想说,父母打骂子女其实是父母心智不成熟,没有能力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处理亲子矛盾,编织了一个漂亮的帽子遮住自己猥琐的面目。中国有句话‘‘天下无不是的父母’’,那么就是说父母和子女的关系,子女永远是错的一方,这在逻辑上都站不住脚,这么绝对、这么完美,是人的存在还是神的存在。恐怕还是三纲五常的表达吧。
武志红想必很多喜欢心理学的朋友都熟悉,他写了本《巨婴国》,上市一段时间后被封杀了。先说说我初看这本书时,心里是很不舒服的,他把中国人的整体心理年龄说成是婴儿期,把矛头指向父母。但是突破不舒服之后,我在反思。
我们还是来看看一些现象。大家记得一个儿子带父母去国外旅游,因为违反宾馆的规定,被报警把他们带离宾馆的事件吗,视频中儿子大喊‘‘这是谋杀’’,父母就直接躺地,这在我看来处理问题的心理年龄确实是停留在婴儿期。
我们很多人都喜欢看明星的八卦,谁离婚了,谁得癌了,谁出轨了,这也正常,人性的猎奇心态嘛。我们回头看王宝强第一时间把自己夫妻间最隐密的部分公之于众,是寻求正义支持呢,还是心理不成熟,他有没有想过自己、前妻、孩子是生活在社会中的,这和在公众面前赤身裸体何其相似啊,他有能力保护好自己吗?我表示怀疑。他的心理年龄恐怕也在婴儿期吧。我受伤了,我要大声地哭诉,让所有人都来看,我这里破了,我很痛。
我要声明一句,王宝强一直是我很喜欢的演员,他身上有多闪光点:朴实、憨厚、刻苦,他塑造了很多精彩的银幕形象。上述表达只说现象不对人。我想如果他能更成熟地处理矛盾,对所有人包括他自己都是一个保护。
所以如果说孩子身上有反抗、能质疑、遇事能独立思考、愿意跟你沟通交谈,这些都是多么宝贵值得好好呵护的部分啊,恐怕公民素养的提高从保护孩子的独立和尊严开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