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雒宏军
女儿不到九岁,很有爱心,十分体贴父母,虽然是个名副其实的“小馋猫”,可是每次有什么好吃的东西,打开包装,总是克制自己的食欲,第一件事情就是取出一些让我和她的妈妈品尝,我们很高兴的接受女儿的这份孝心,还忘不了夸奖几句:“女儿拿来的东西就是好吃”,“嗯,最喜欢女儿给我们的东西了”。这样,女儿表现的就更加积极了。
不仅如此,女儿的分享意识在伙伴之间也很强烈。有小朋友来到了家里,她总是拿出最好的玩具和朋友们一起玩,有什么好吃的东西,就拿出来让伙伴们品尝,自己的童书,也是拿出来和大家一起读。因此,好多孩子都很乐意和女儿一起玩。
“予人玫瑰,手留余香”,分享意识是与人合作不可缺少的品质之一,需要从小学习和培养。但是现在的孩子大都受到了太多的宠爱,特别是独生子女,集所有的家庭宠爱于一身,习惯于以我为中心,自私自利的心理特别严重,对于自己心目中的宝贝,即使是最亲近的人,也别想沾一点,更别提和其他人一起分享。
孩子们为什么变得这样“独”?其实,这和父母以及家人在平时生活当中没有培养孩子的分享意识有关系,没有让孩子体验到“分享”的快乐,有些甚至拒绝了孩子的分享行为,长此以往,孩子觉得他的东西就是他一个人的,其他人不能乱动,最后延及他喜爱的东西,都不许别人染指,独占心理越发严重。
给孩子买了好吃的东西,为了表现对父母的喜爱,孩子取出以后让父母品尝,但是送到嘴边的时候,我们却说:“还是留给你自己吃吧。”好像在意的是孩子的这份孝心,只要心意到了,父母们也就满足了,可是当你拒绝孩子这次“分享”表达的时候,就意味着鼓励了孩子的独占心理。
当孩子愿意分享自己的物品或者食物时,千万不要忘记及时给予表扬。孩子更需要鼓励,一个拥抱,或者一句赞扬,会让孩子知道他的分享行为是正确的,会有精神上的回报,多次这样的体验,就能在他的内心建立起牢固的分享意识。
我们在生活当中要重视孩子分享意识的培养,千万不要拒绝孩子的分享行为。比如餐桌上,父母把好吃的菜首先夹给孩子的爷爷奶奶,给孩子作出榜样,当孩子把好吃的菜夹到我们碗里的时候,我们要很高兴的享用,并且对孩子的行为予以肯定,让孩子意识到,好东西是我们“大家”的,更要让孩子体会到好东西和别人一起“分享”的快乐与满足,这样,孩子的分享意识就会逐渐培养起来。
发表于2007年5月7日《家教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