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又说了,一个东西它不存在,怎么可能会有一个相关的符号存在在我们的脑袋里?我来举一个例子。你说金山存在吗?金山是不存在的。但金子存在吗?存在的。山存在吗?存在的。金山是不存在,但金和山是存在的,金子的符号和山的符号跑到我们的脑袋里面,然后经过我们脑袋里面已经有的那些逻辑,就构成了一个联合词组,就叫金的山,简称金山。你看,金山就出现在我们脑袋里面了,其实就是这么一回事。
意向性是简化对于世界描述的一种话语工具
讲到这一步好像也没有什么神秘的,这里面有趣的问题是什么?尤其是对广大没怎么学过哲学的朋友来说,有趣的问题是什么?就是我们是怎么样把意向性赋予他者的?这个问题非常有意思。
把意向性赋予他者是什么意思?我们举一个例子,比如我们现在坐着火车从广州出发,要跑到北京去,然后看到天上乌云滚滚。乌云滚滚是个自然现象,你一般来说不会说老天发怒了,雷公发怒了,你不会说这话。如果你要说雷公发怒了,老天发怒了,实际上你已经把意向状态赋予了天上的某些自然现象,好像它已经被人格化了,好像它有自己的信念、有自己的欲望等等,这就叫把意向状态赋予某某对象的意思。
但是,现在人一般是不会把意向状态赋予这些自然景物的,因为我们都受过了现代科学训练或者有现代科学的常识,知道这些事物都是按照物理规律来运作的,这和意向状态就没关系了。比如,你说一支铅笔从某某人的指尖滑落,掉到地上把笔尖摔碎了,铅笔为什么会下坠?显然就是受到了引力的作用,它不是因为自己想和地面亲近,然后掉到了地上。这种讲法毫无意义,只能在诗歌中存在,并不意味着它本身真的有一个意向系统。